台湾、香港藏学研究——哲学、宗教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9:24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台湾和香港近年来在藏学研究方面,与大陆藏学界蓬勃发展的情况大相径庭,在港台地区多见哲学、宗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佛教教义的注疏、阐发,也有少数关于历史、社会方面的研究。港台地区的藏学研究呈不断减弱之势,除了进行藏学研究的人员、机构逐渐减少外,许多原本涉及藏学研究的刊物近几年陆续停刊,其他刊物在2017年刊载的藏学论文数量也有所下降。从2017年出版的论文、图书分析,台湾和香港藏学研究主要涉及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社会、文学等领域。

一、哲学、宗教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员马小鹤与台湾铭传大学应用中国文学系汪娟教授的《不空译〈尊胜咒〉综考》(《敦煌学》第33辑),将题为不空译的BD.03907(中国国家图书馆藏)、P.4501(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与近似的《尊胜咒》译本进行比较,集中观察不空依据不同梵本或在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汉字去音译梵文,造成的梵咒异文。唐代不空(Amoghavajra,705—774)所译《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简称《尊胜咒》)不仅具有诸多异本,广为流播,而且对唐代社会及信众有一定的影响力。文章详细比较了五种《尊胜咒》译本的差别,并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早期佛经多依靠口头传播,容易造成译语不同;梵文原本自身存在差别;译者在不同的译本中、甚至是在同一个译本中选取不同的译词来对应同一个梵文字词,这或是因为对音节的取舍不同,或是音值对应的差异,或是音译用字的不同;传抄过程中造成的讹误;传授过程中添加批注的标音、断句与口授,造成对译本的修改。

台湾佛光大学佛教学系助理教授林纯瑜所作的《〈维摩诘经〉敦煌藏文写本残卷PT610、PT611研究》(《台大佛学研究》第33期),首先对比了13种甘珠尔传本中对应《维摩诘经》的经文,尝试通过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来构建《维摩诘经》甘珠尔传本的传承体系,分析两份敦煌藏文《维摩诘经》的写本残卷PT610、PT611和各甘珠尔传本之间的文句异同和关系。作者得出结论认为,依据书写类型判断,PT610的年代早于PT611,而从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观察,PT610与现存甘珠尔传本之间的差异明显,当不属同一体系。另外,作者推测PT611或许是廷邦玛(Them spangs ma)传承体系的先祖,但其并未显示出与蔡巴(Tshal pa)传承有任何关联。通过检视PT610和PT611,作者认定《维摩诘经》不只存在一种藏文译本,且藏译本内容经历过大幅调整。

台湾法鼓文理学院佛教学系陈怡静的硕士学位论文《藏译三部〈三摩地资粮品〉之译注与研究》,研究对象是西藏大藏经丹珠尔中收录的三种《三摩地资粮品》,三部文本的作者分别是觉贤、黑尊者以及阿底峡。觉贤把三摩地支分分成九支,每一项都有详细说明,是三部当中分量最大,也是唯一有引用经论的;黑尊者把三摩地支分分成七支(第八支为补充),七支之下又分成七种项目;阿底峡则是以偈诵的方式撰写,把三摩地支分分成十三支。论文讨论了三位作者的背景、宗义思想与传承,并对三部译本的内容进行研究,包括各自的特色、支分的异同比较、所指的“三摩地”定义、宣说的对象、三部之间是否有相互影响、与其他论典的三摩地资粮的比较,以及禅定术语与非禅定术语的语词讨论、翻译等。

台湾法鼓文理学院佛教学系吴宛真的硕士学位论文《藏译本〈阿毘达磨俱舍论〉〈破执我品第九〉之译注与研究》,关注的是部派佛教时期集大成之作的《俱舍论》,第九品《破执我品》主要阐述立论者(世亲)如何一一驳斥“有我见”。其内容主要分为:阐述世亲论主总破主张“离蕴有我”者;别破犊子部(Vtsīputrīya;gNas ma bu pa);别破某学派;别破胜论派(Vaieika;Bye brag pa)。世亲除了总破外道所主张的“离蕴有我”之外,主要篇幅在于别破犊子部、某学派及胜论派等三种学说对“补特伽罗”的错误认知。论文对藏译本《破执我品第九》进行译注,参考现有的汉文译本、汉文注疏、梵文原本及藏文注疏等,将此品翻译、整理成更易理解的白话文。而由于本品第三部分的内容,即“别破某学派”的部分,世亲并未明确指出此部分所要破除的是何学派的主张,对此,后代注疏者持有不同看法,因此作者也尝试在自己的研究中考察该问题。

台湾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刘嘉诚的《论月称利他为先的菩萨瑜伽行思想》(《玄奘佛学研究》第28期),从中观学派缘起性空的二谛中道观出发,探讨月称对菩萨瑜伽行的见解。首先就世间缘起的层面,月称将世俗谛视为菩萨行的基础,他对“世俗”一词的语义解释,隐含有肯定世间知识与世间道德的意蕴,显示出月称对世间广行积集善根的重视。月称主张,利他的“菩萨行”优先于自利的二乘行,唯有以利他的“菩萨行”为最优位,才能在利他中成就利己。除了善巧世俗谛方便,还须在胜义谛上有观诸法为空的智慧,修习止观双运的“瑜伽行”,积累智慧资粮。

台湾铭传大学应用中国文学系博士候选人许绢惠的《吐蕃的佛教措施与归义军前期的佛经发展》(《敦煌学》第33辑),以史籍《贤者喜宴》为主要材料,辅以敦煌文献中相关的社会文书,从佛教的视角来观察吐蕃赞普的佛教措施在朝代更迭后是否仍具有影响力,并进一步窥探敦煌归义军前期如何应对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佛教问题。文章分别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赤德祖赞、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时期的佛教环境与佛教措施入手,观察其对敦煌产生的影响。这类影响主要反映在归义军前期僧尼的社会生活与民众经济上,张议潮对于吐蕃对敦煌的佛教措施,既有继承也有变更,奠定了敦煌归义军时期佛教发展的基础,其后的归义军节度使继续发展,使得敦煌归义军时期的佛教有了独特的面貌。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谢京恩的博士学位论文《清高宗佛教信仰与政策之研究》,从清高宗宫廷世系背景着手,自清初诸帝起观察,综合涉及佛教信仰之背景,以“信仰视域”为主要核心,综合相关文献依次探讨佛教信仰与政策关系。着重以清高宗所涉及之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两大部分择要观察,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更广泛地说明清高宗之佛教信仰及其作用。作者确定清高宗有一定的藏传佛教信仰,同时指出,清高宗对于汉传佛教政策之严苛限制,不应被视为是一种“灭佛”行为。但他对待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确存在差别,其佛教信仰的历程也有起伏强弱的时间点和侧重处。分析重要帝王人物之佛教信仰与政治作为,须更谨慎考量涉及信仰问题的文献诠解,并不能一概而论。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兼任副教授许明银在《金刚乘佛教的救度方法》(《新世纪宗教研究》第15卷第4期)一文中,从金刚乘佛教的地位、印度佛教的三大主轴、五蕴及其对应的曼荼罗(坛城)、两种成就法、金刚乘佛教尊格的象征表现等五个方面着手讨论,认为金刚乘佛教由藏传佛教直接继承,其中的存在论、实践论、身体观等都保存在藏传佛教中,金刚乘佛教的即身成佛的成就法和解脱理论,鲜见于其他宗派。

吴泓哲在《超凡即圣——从密教观点探讨民间视李靖为毗沙门天王之思考进路》(《汉学研究集刊》第25期)中指出,随着佛教东传至各个国家,诸佛菩萨的造像也为适应当地的文化传统而有所改变,其中“毗沙门天王”的形象转变非常值得注意。作为佛教护法,其形象不免要与当地民众所认为的“护法”能力结合,所以其与不同文化圈内的武将、英雄这类形象结合,是可以预想的发展方式。文章透过佛教里密教系统中的“三密相印”以及有关佛教宇宙观——“天”的两种理论,讨论李靖成为“毗沙门天王”的可能原因。

邱君亮的《汉藏弥陀极乐净土法门之比较》(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一般认为,弥陀净土法门属于汉传佛教净土宗法门,实际上在藏传佛教中也有净土法要。作者借由介绍、比较汉、藏弥陀净土法门,来彰显二者的内容与异同。首先从考察历史文献入手,包括相关经典的源流及内容,再介绍极乐净土依、正庄严,表明信、愿、行之修持要领与法要,最后从历史文献、经典内容的关系及修持作比较、分析其异同,增强了对汉、藏弥陀净土法门的认识。Mackenzie Stewart著,张秀惠、江涵芠译的《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台湾橡树林文化),汇集了14世纪的西藏和不丹关于龙钦巴前生后世的多种生平记载。书中记载了龙钦巴自我放逐到不丹的十年中发生的故事,据称这些内容此前并不为人所知,譬如女尼毒害事件、护法惹呼拉的故事等。龙钦巴的事迹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受人敬仰。

陈家伦在《面对外来佛教:佛教全球化对台湾汉传佛教僧尼的影响》(《新世纪宗教研究》第16卷第1期)中观察到,1980年代前后,台湾佛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台湾社会的政治自由化和宗教去管制化的双重带动下,许多本土新兴的佛教势力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外来佛教陆续来台,使得台湾成为各种佛教传统汇聚的显著据点。在佛教全球化的脉络下,台湾佛教增加了多元性和异质性,给台湾僧尼提供了更多的宗教选择,扩大了僧尼之间在教理认知及实践方面的差异。文章透过问卷调查,探讨外来佛教对台湾汉传佛教僧尼所产生的影响,并借以检视当代台湾佛教变迁的样貌。调查内容包括:僧尼出国参与宗教活动的经验、对于世界知名佛教人物著作的阅读状况、对外来佛教特有的观念和实践的认知、影响僧尼个人修行的佛教人物或著作,以及如何评价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优缺点等。分析结果显示,外来佛教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对台湾汉传佛教僧尼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影响。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