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研究(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9:11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四、《格萨尔》研究

本年度《格萨尔》研究方面有几部著作出版和多篇论文发表。著作方面有:李连荣编《〈格萨尔〉手抄本、木刻本解题目录1958—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沂暖著《格萨尔研究论集》(中国藏学出版社)、杨恩洪著《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角巴东主的《格萨尔神秘文化全解》(青海民族出版社)和臧学运《碰撞·融合·发展——〈格萨尔〉的文化变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格萨尔〉手抄本、木刻本解题目录1958—2000》一书,是一部介绍1958—2000年间国内搜集并保存于青海《格萨尔》研究所、西藏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中心、云南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云南迪庆藏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图书馆、四川民委民族研究所《格萨尔》办公室、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处的100多部400多册《格萨尔》手抄本与木刻本的解题目录,是研究《格萨尔》史诗早期文本的门径与指南。

王沂暖先生的著作收录了15篇论文,由其弟子、已故《格萨尔》学者岗·坚赞才让等人编辑。这些论文是中国《格萨尔》史诗研究的奠基性研究成果,将对有志于《格萨尔》研究的学者有重要启发意义。特别是王先生对于“最长史诗”“藏蒙《格萨尔》的关系”“分章本与分部本”等观点的提出与论述,在学界影响深远。杨恩洪的专著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好评。该书呈现了20世纪中国境内发现的数十名各民族《格萨尔》艺人的调研成绩,并着重分析了藏族艺人的传承形态与特点等,是近百年来《格萨尔》艺人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该书出版后近20年内,作者持续跟踪调查国内《格萨尔》艺人。该“增订本”对原书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与修订,特别是对每位老艺人近况做了附记,记录了这些艺人的人生轨迹和艺术成就,给他们的史诗演述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角巴东主的《格萨尔神秘文化全解》(青海民族出版社)首先讨论了《格萨尔》与其他史诗不同的总体特点:比世界五部古老史诗的总和还要长、流传地域宽广、活形态等特点。其次,依据传统研究成果,论证史诗中的主要角色格萨尔是诞生于11世纪的历史人物。进而讨论了《诞生篇》《四方降魔》与《安定三界》等史诗篇章的主要内容、岭国主要人物、各地遗迹传说。再次,讨论了艺人的类型:神授、撰写、圆光、吟诵、闻知、传承、掘藏等,尤其分析了神授艺人的梦境特点,并介绍了几位著名艺人才让旺堆、格日尖参、达娃扎巴、才让索南等。最后,概括介绍了史诗的语言艺术、宗教内容及戏剧表演方式的特点。附录有青海地区《格萨尔》工作大事记。此著是著者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格萨尔新论》(藏文)一书的补充与增订后的新研究成果。

臧学运的《碰撞·融合·发展——〈格萨尔〉的文化变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一书,以果洛地区的调查研究为基础,讨论了《格萨尔》中的宗教信仰文化的特点以及“活态”传承中的艺人、民俗文化及艺术特色。另外,此著还讨论了史诗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影响及史诗当下的多种传播形式,比如影视、戏剧等。

本年度发表的汉文《格萨尔》论文约有50多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讨论了《格萨尔》史诗的传承与保护、史诗的历史文化内涵、史诗本体特征以及学术史等方面的问题。以下简要介绍重点论文及重要观点。

首先,一些研究关注了《格萨尔》作为一种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特点,比如诺布旺丹的《格萨尔史诗的集体记忆及其现代性阐释》(《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丹珍草《格萨尔史诗的当代传承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桑子文的《基于“功能—情境—角色”理论的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四川戏剧》第8期)等。其中诺布旺丹的论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

其次,大多研究讨论了《格萨尔》史诗本身问题。比如杨士宏、杨峰《白马藏区阿尼格萨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李连荣《格萨尔手抄本和木刻本的传承与文本特点》(《中国藏学》第1期)、甲央齐珍《德格格萨尔艺人迪琼·巴吉说唱艺术浅析》(《文化学刊》第1期)、徐美恒《论格萨尔王全传中的滑稽人物晁通》(《西部学刊》第9期)。杨士宏、杨峰的论文讨论了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白马藏族与其中传承的《格萨尔》的情况。作者通过调查甘肃省文县铁楼藏族乡“阿尼格萨”故事讲述人曹付元的说唱,从诞生、求婚、征战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地传承的《格萨尔》史诗的“独特内容”,并与其他藏族地区特别是文本传承的《格萨尔》作了比较,充分论证了白马藏族文化与其他藏族地区文化的一脉相承性。

第三,也有一些论文讨论了《格萨尔》史诗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吴平《达那寺格萨尔文物及其历史渊源初探》(《三江源报》8月11日第3版),伦珠旺姆、胡学炜《格萨尔对“层累说”的补充价值》(《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吴平的论文详细介绍了位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的达那寺的历史概况以及其与《格萨尔》史诗的关系。特别对于达那寺内保存的格萨尔王时期的文物的介绍,是至今比较齐全的资料,为学界提供了重要学术资料。

最后,也有论文讨论了《格萨尔》学术研究特点。比如意娜《论当代格萨尔研究的局限与超越》(《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李连荣《百年格萨尔学的发展历程》(《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等。意娜的论文选取了我国立项的“格萨尔”研究相关课题的特点,分析认为我国《格萨尔》研究的总体脉络相对固化,主题相对单一,国际交流缺乏,特别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和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今后应推动《格萨尔》研究范式转换和学理性思考的超越。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