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俗文化
张淑萍的《巫术干预与生殖崇拜——白马藏族十字三角服饰纹探源》(《西藏研究》第4期)一文,从巫术干预下的十字纹之流变、白马藏族与十字纹、生殖崇拜下的三角纹之流变、白马藏族与三角纹四个方面对白马藏族十字三角服饰纹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白马藏族女性百褶衣背部的经典纹饰——四个端头各顶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十字纹,其原型为火崇拜与太阳崇拜的合一,是巫术法器的符号之一,三角纹是生育神祇鱼纹的最简化图案。十字纹与三角纹组合,形成该民族融巫术干预与生殖崇拜为一体的巫术灵物,将巫术灵物背在女性身上,是希冀她们无时无刻不在生育神祇的保护之中,护佑其多孕、多产。
张冀震、李晓丽的《西藏民居文化研究——基于西藏四种经济形态民居民俗的调查》(《青海民族研究》第1期)一文,针对西藏地区四种经济形态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半林半农区、牧区,分别以山南昌珠村、拉萨堆龙德庆县加木村、林芝八一镇巴结村、那曲安多县祖乡为例,对这四种经济形态区的民居民俗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并从宗教文化、生态环境、社会与经济文化、藏族审美观几个维度对西藏民居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郝凌云、贾文毓的《基于GIS的西藏自治区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一文,采用分类统计法和GIS技术对西藏自治区2171个地名进行了分析,对西藏自治区各行政级别的地名文化景观特征与成因进行研究,揭示地名命名规律,对研究西藏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认为,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西藏自治区的自然类和人文类地名景观的特征,反映地形、方位和动物的地名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文化特征和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吻合性,而人文类的地名可以从地名景观上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
马知远、蹇莉的《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分析——以川甘白马藏族地区为例》(《中华文化论坛》第4期)一文,以川甘白马藏族地区为例,从民俗保留与文化变革的对立统一、非遗记忆与生活传承的保护举措、市场开发与民俗为本的发展理念三个方面,探讨了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文章认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程中,不排斥正常的民俗变迁与变化,但要尽量保留完整的优秀民俗文化体系,民俗文化的资源化、商品化必须以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为前提。
张月恒的《分析西藏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林芝地区八一镇为例》(《旅游纵览》行业版第4期)一文,以林芝地区八一镇为例,在介绍民俗文化旅游内涵、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八一镇现状与发展条件,指出了八一镇旅游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强调民族文化保护、突出当地工布特色、思考和周边环境的配合、对旅游项目的建设保持谨慎、制定政策和法规、培养公众意识、有效的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八一镇旅游城镇开发规划的具体措施。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