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生物多样性
张玉波等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发育与生物多样性》(《科技导报》第12期)一文,基于青藏高原的地貌形成过程和气候条件,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进行基本判断。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当建立涵盖青藏高原全境的生态监测体系、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和信息平台、生态建设项目的监测与评估;从而提高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
闻丞等的《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空间界定》(《遗产与保护研究》第2期)一文,基于物种分布模型和实地调研,分析可可西里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空间。结果表明:秋冬季节,藏羚分布主要在整个分布区的外缘,如可可西里东部和三江源极西部、阿尔金山南部、羌塘南部西部;春夏季节,藏羚分布向分布区腹地延伸,融合成相连的一大片。藏羚分布范围在春夏季和秋冬季之间的这种变化,正是藏羚的季节性迁徙;在秋冬季节,青藏公路沿线从不冻泉保护站以南至五道梁镇以北两侧约50千米范围是哺乳动物种类最为集中的区域,尤其是藏羚、藏原羚、野牦牛和藏野驴四种大型草原有蹄类动物;而在青藏公路以西、可可西里山以南的广袤范围内,哺乳动物种类较为稀少。春夏季节,昆仑山沿线、可可西里山两翼和位于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之间的五雪峰等地,以及库赛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沿岸等地是哺乳动物最为集中的区域。
梁健超等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麦秀分区鸟类多样性空间格局及热点区域研究》(《生物多样性》第3期)一文,基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麦秀分区鸟类资源调查数据,分析鸟类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热点区域。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记录鸟类89种,隶属10目29科57属,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1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I的11种;不同环境梯度间鸟类群落组成差异显著,低海拔的森林生境物种多样性要明显高于高海拔的草原草甸生境;鸟类丰富度的空间格局表现为从东北部的峡谷林区分别往西北、东南部冰川雪山递减;濒危保护鸟类的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部高山草甸,与全部鸟类的热点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麦秀分区核心区范围与全部鸟类的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分布一致,但未能覆盖濒危保护鸟类的热点区域,可能不利于濒危鸟类的保护。
张洪峰等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栖息地适宜性评价》(《西北农业学报》第8期)一文,基于2008年6—9月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栖息地调查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栖息地适宜性指数,评价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栖息地适宜性。结果表明: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089.63km2,较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204.44km2,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41047.93km2;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东部果洛州以及南部玉树州生境条件较好且人为活动干扰较低的区域,不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中部的人为活动干扰较高区域及西部荒漠区;适宜生境的破碎是限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种群恢复的重要因素。
蒋政权等的《若尔盖湿地保护区黑颈鹤巢期及影响因子》(《生态学报》第3期)一文,基于2013—2014年3—7月在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及周边55对繁殖黑颈鹤的营巢时长调查数据,分析若尔盖湿地保护区黑颈鹤巢期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黑颈鹤的营巢时长在0.5—40天之间,平均巢期为(6.7±9.3)天;巢期长短依次为泥堆巢>草堆巢>草墩巢>岛地巢;巢期与巢址生境显著相关,湖泊生境>沼泽生境>河流生境;从不同营巢月份看,巢期与筑巢月份显著相关,巢期长短依次为4月份巢>5月份巢>6月份巢;巢期与巢体积大小具有显著相关性,即营巢时间越长巢体积越大;黑颈鹤的营巢时间长短主要受营巢生境、月份和做巢类型的影响。
马洪波等的《探索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启示》(《青海社会科学》第1期)一文,基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支持的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分析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只有找到政府、社区、市场、道德、法律、科学和技术等多种力量的有机结合点,才能形成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发展“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尹志坚等的《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林业建设》第2期)一文,基于对野外采集的2100余号标本的鉴定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察隅县新记录植物195种(包括慈巴沟花楸一新种),西藏新记录植物31种,新记录植物属6属及西藏、察隅两栖动物新记录1种(贡山齿突蟾);察隅县在中国植物区系区划中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东喜马拉雅地区,藏东南亚地区;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西南区,同时保留了种类较多的古北界物种,其动物区系呈现出多区系成分交汇的特点。
李海东等的《西藏山坡流动沙地物种多样性恢复及影响因素》(《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第9期)一文,基于2008年建立的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山坡流动沙地植被恢复试验数据,分析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随微地形改变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1年山坡流动沙地恢复植被共有14个种,隶属9个科、12个属;Shannon-Wiener指数在不同调查样带之间的变化较大,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较小,α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表现为随物种丰富度的增大而增加;丘间地的群落相似性大于迎风坡,在群落梯度上丘间地的物种多样性恢复效果较好;局部微地形、恢复植物种的选择是影响山坡流动沙地物种多样性恢复的主要因素。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