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河流与湖泊
赵琳等的《放牧背景下青藏高原若尔盖盆地非流动性地表水的质量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一文,基于2016年对若尔盖的禁牧草场、夏秋放牧草场和冬春放牧草的采样数据,分析青藏高原若尔盖盆地放牧背景下非流动性地表水的质量特征。结果表明:长期过牧的背景下,草场非流动性地表水质量下降,冬春草场下降较夏秋草场严重;草场非流动性地表水质量存在潜在风险,放牧应避开流动性小的地表水。
朱立平、郭允的《青藏高原湖泊沉积记录与环境变化研究》(《科技导报》第6期)一文,基于青藏高原大范围现代花粉数据,建立孢粉—气候因子的转换函数,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结果表明:总体来说,青藏高原冰消期时段记录仍然较为缺乏,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而高原其他地区急需展开更长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记录研究,以了解末次冰消期青藏高原整体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高原大部分湖泊都表现出早中全新世湿润,晚全新世干旱的特点,而在高原东北部地区却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这是由于区域地形或者温度升高引起的局地蒸发加强导致的。
闫立娟、郑绵平、齐路晶的《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变迁及影响因素》(《科技导报》第6期)一文,基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2000年前后和201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和青藏高原47个气象台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雨量资料,分析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73—2010年,青藏高原湖泊个数和总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变迁主要受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和蒸发量减少的影响;影响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动态变化的因素还有冰川分布、人类活动、湖盆形状、补给和排泄区等。
朱立平等的《青藏高原湖泊水量与水质变化的新认知》(《自然杂志》第3期)一文,基于近5年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湖泊基础调查,分析湖泊面积、水量变化的时空差异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湖泊在1976—1990年经历了普遍退缩,1990年以后出现普遍扩张,而在2000—2005年出现快速扩张的趋势,目前仍然处在持续扩张的状态;东北部和南部的一些湖泊也出现退缩现象,藏南地区降水减少以及蒸发增强是羊卓雍错湖泊退缩的主要原因,强烈的蒸发以及低的降水量也使得玛旁雍错不断退缩;青藏高原内陆湖泊的扩张很可能主要是由于外来降水增多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色受到电导率、深度的影响较大;叶绿素对青藏高原地区水色影响很小。
杨珂含等的《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动态监测》(《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第7期)一文,基于环境减灾卫星和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半自动湖泊提取算法,分析127个湖泊在2009—2014年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泊整体呈现显著扩张趋势,但6年间湖泊面积扩张速率有所减缓;不同区域湖泊面积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及北部大部分区域湖泊扩张,南部地区大部分湖泊面积稳定,萎缩湖泊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四周;存在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变化率远大于不存在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冰川融水的增加是促进青藏高原内流流域湖泊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邢宇等的《青藏高原湖泊与气候变化的GRA空间响应》(《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3期)一文,基于地形图、MSS、TM、ETM和CBERS数据以及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气候变化与湖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2006年,面积大于0.1km2的湖泊有45693.37km2,整体减少1190.52km2,1990年后持续增加了6429.18km2,37年净增加了5238.66km2;在青藏高原北、西、南边缘地带的大多地区气温升高对湖泊增加的影响比降水大,在青藏高原腹部地区降水对湖泊变化的关联度较高。
马芳等的《青海湖环湖区水污染现状及法律对策研究》(《青藏高原论坛》第3期)一文,基于旅游统计数据和现场观察方法,介绍青海湖水污染问题。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游客的显著增加,青海湖湖区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要在湖区水污染治理上取得更大的成效,必须加强对当地农牧民及游客的环保宣传,强化青海湖景区相关部门在水体保护方面统一有效的规划,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青海湖环湖区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地方立法。
蒋冲等的《1956—2012年三江源区河流流量变化及成因》(《环境科学研究》第1期)一文,基于1956—2012年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三江源区河流流量变化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近57年来澜沧江源区和长江源区的年均流量均呈增加趋势,黄河干流流量轻微减少;黄河源区高流量和低流量都减少,长江源区高流量和低流量均增加,而澜沧江源区高流量减小、低流量增加;气温和降水的共同作用导致河流流量的年内分布呈双峰型或单峰型的特点;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流量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风控制,而长江源区流量主要受到青藏高原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影响;三江源区0℃等温层高度和积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区域快速增温背景下,冰川和积雪消融给河流流量造成的短期增加效应不可持续,由此对水源涵养功能构成严重威胁。
范月君、侯向阳的《三江源区黄河水塔功能影响机制及驱动分析的研究及展望》(《青海畜牧兽医杂志》第4期)一文,基于他人既有研究成果,综述三江源区黄河水塔功能影响机制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气温上升改变了流域的水循环过程,从而使流域产汇流条件恶化,减少了地表径流的形成;但是诸多研究表明气温虽然对径流量的部分周期波动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如降水的影响明显。
张岩等的《三江源区径流长期变化趋势对降水响应的空间差异》(《环境科学研究》第1期)一文,基于1957—2012年三江源区气象站和水文站观测数据,分析三江源区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以及径流对降水响应关系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957—2012年三江源区有67.1%的区域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47.3%的区域径流深变化趋势不显著,45.4%的区域显著增加;其余7.3%的区域内降水变化不显著但径流深显著减少;长江源区绝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和径流量都显著增加,澜沧江源区在降水显著增加或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径流深无显著变化或显著减少,黄河源区内部差异很大,降水呈增加或无显著变化趋势,径流深则呈无显著变化或显著减少趋势;除澜沧江源子曲外,三江源区年径流深和降水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杜甫义等的《西藏地区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环境工程》第1期)一文,基于2015年5—12月对拉鲁湿地三种湿地植物的试验数据,分析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植物覆盖系统中湿地植物生长良好,且对污水去除效果均显著优于无植物覆盖系统;其中水葱、黑三棱和芦苇的植物混合套种系统综合了植物根系分布的优势,延长了优势根区反应时间,综合去污效果及其稳定性最佳。
宗永臣的《西藏地区自然环境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探》(《市政技术》第3期)一文,基于西藏七地市的海拔、温差、紫外线和污水数据,分析高海拔、大温差、强紫外线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通过气压、溶解氧实现;水温主要通过对微生物生长过程、微生物降解速率、微生物酶促反应速度、脱氮除磷、污泥性能等的影响来对污水处理效果产生影响;紫外线对污水处理效果是抑制还是增效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董江伟等的《西藏尼洋河水系水质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分析》(《水力发电》第5期)一文,基于尼洋河水系2016年6月—7月、11月—12月的15个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尼洋河水系水质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尼洋河流域水体大多数监测断面氮污染指标高于Ⅲ类水体的标准值,河流水体基本上处于氮污染状态;尼洋河水系污染来源总的来说农业面源污染最大,畜禽养殖污染次之,生活污水污染最小。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