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区研究
胡洁的《西藏多民族嵌入式社区的实证研究(上下)》(《西藏研究》第2、3期)一文,认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已取得较大成就,但是一些方面仍需改善;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多民族社区建设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各民族居民交流较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仍需努力;多民族社区居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居民素质有待提升;社区文化生活单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刘中一的《居边生息:西藏边境地区家庭发展状况》(《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6期)一文,认为在边境地区家庭发展状况不仅关系个人的生活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边境安全。近年来,西藏边境地区家庭发展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传统固边守土方式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推进反分裂、反蚕食、反渗透等国家行动,必须提高当地家庭发展能力,实施支持家庭发展的战略。
曾颉、梁天戈的《五明佛学院所在镇的规划探索》(《城乡建设》第10期)一文,认为色达县洛若镇因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坐落于此而知名,宗教特殊性和敏感性使洛若镇的规划建设不同寻常。四川省政府将洛若镇列入四川省重点旅游城镇,提出将洛若镇建设成为我国高原藏族地区特色文化旅游名镇。文章提出应通过规划探索,深入研究藏传佛教等文化的发展历史,研究洛若镇与佛学院的发展关系,达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目的。
卢叶炅、赵开元《成都武侯祠藏族聚居区城市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四川建筑》第4期)一文,试图探究民族聚集区的内在活力及其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武侯祠藏族聚居区存在原有活动空间被压缩、缺少大型活动场所、街道空间混乱、街道界面不统一、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应该从聚居区的历史发展、文化特征、人口流动、居民需求等多角度出发,结合各方面影响因素改善聚居区的城市空间现状。
王丽萍、周智生《滇藏川毗连地区族际文化互动的空间特性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8期)一文,从地理空间层面分析此区域内族际文化的互动发展,概括出该地区交往空间的特性,包括交往空间的时空分异性、同一空间内多条文化带的叠加和文化因子传播的地域差异性;通过对地理环境因素的分析初步阐释这些空间特性的形成及其与这一地区特定地理环境间的耦合机理。
华热·多杰、达哇才让的《互嵌式居住模式在构建和谐民族社区中的积极作用——基于青海省农牧区多民族互嵌式居住状况的调研》(《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一文,认为各民族之间经过长期的接触和交往,文化的一致性逐渐增长,差异性慢慢缩小,文化一体化成了杂居村落中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价值走向。同时,杂居村落中文化的差异性依然存在。指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互嵌式社会环境的营造,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二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国家法律的保障。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