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反贫困调查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8:57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七)反贫困研究

王文长的《贫困遗存的可能状态及治理方式》(《中国藏学》第2期)一文,认为对于贫困遗存的治理,一要转变对贫困的思维认识;二要形成常规的脱贫攻坚治理形式;三要转变机构职能;四要加强贫困痕迹的跟踪和归类;五要形成“专项”与“统筹”相结合的治理体制;六应从国家国防角度给予边境贫困地区支持和帮扶。

格桑卓玛的《从生计资本角度分析西藏牧区贫困成因——以班戈县为例》(《中国藏学》第2期)一文,通过实地调研数据,从生计资本视角分析藏北牧区贫困成因,并提出注重个体扶贫和整体脱贫的结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发挥好牧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从扶贫对象出发创新教育、就业、产业脱贫联动模式;破解资金投入瓶颈,提高扶贫资金实效等对策。

王茹、周璇等人的《西藏县域多维贫困度测定及贫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西藏研究》第1期)一文,认为西藏贫困县(区)“全域大分散、局部大集中”,7地(市)的空间分布呈“竖向连片分割、横向边缘集中”聚集特征,昌都市、日喀则市、那曲地区是西藏扶贫攻坚的三大主战场,物质、人力、社会三种资本匮乏是西藏全域贫困的主要成因。应高度重视区域贫困差异,更加注重扶智扶志,大力开展特色资源开发、旅游扶贫等内源式扶贫。

袁晓文、陈东的《辨证施治:四川藏区农牧民致贫原因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中国藏学》第2期)一文,通过对四川阿坝州小金县、甘孜州色达县等藏族农牧区的田野调查,发现藏族地区普遍将农牧民致贫原因归结为因学、因病、缺技能、缺劳动力等。该文认为对这些原因要辨证看待,只有精准辨证才能精准施治,并着重对因学致贫以及藏族地区农牧民的宗教信仰消费、贫富观等对精准脱贫工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卢冲、耿宝江等人的《藏区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及行为研究——基于四川藏区23县(市)1320户的调查》(《旅游学刊》第1期)一文,认为四川藏族地区男性贫困农牧民及拥有草场、牦牛或房屋较好的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较强;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态度、重要他人支持度、个人胜任/控制力对其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及行为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参与意愿对贫困农牧民参与行为的中介效应只存在于旅游资源一般和较丰富县(市)。

丁赛、完玛冷智等人的《甘青川藏四省交界藏区的贫困现状与发展困境——基于青海班玛县达卡乡的家庭调查》(《青海民族研究》第2期)一文,认为当地发展的三个主要困境是生态保护政策与均衡发展缺乏良好衔接,基础教育尚未普及,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提出区域居民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将在差距扩大的同时延展到经济之外的政治和社会领域,加剧当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而包容性发展是推进当地各项工作的有效途径。

钟海燕、郑长德《川甘青结合部藏族聚居区绿色包容性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一文,就构建绿色包容性发展分析框架,提出以绿色包容性发展理念促进该区域民生改善,建议增加经济机会,提高经济参与度;确保经济机会均等,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社会包容多样性,关注生活幸福感;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实现共享式绿色发展。

周晓露、李雪萍的《互异与共融:民间组织参与藏区贫困治理的能力比较与路径探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江汉论坛》第3期)一文,认为应借力外来民间组织的开放性、异质性关系网络及公益规范的特点,实现资源获取与资源传递的最大化,同时发挥本土民间组织社会相似性信任度高、组织动员能力强的特点,使本土与外来民间组织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实现民间组织参与藏族地区贫困治理的良好效应。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