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鸿:中国宗教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1-12-09 17:55:00 | 来源:人民政协报 | 作者:李志鸿 | 责任编辑:

【摘要】文章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历程中的宗教因素,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充分发挥宗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宗教中国化;宗教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简介】李志鸿,男,1976年11月出生,福建省永春县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年10月28日第8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毫无疑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重大的理论创见,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这一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民族史、中华文明史、中国历史,是这一意识的历史基础,我们只有讲透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讲清楚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程,讲明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才能知古鉴今,古为今用。

深入史源,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历史根基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史研究和阐释,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城址、墓葬、石窟等遗址中,出现了大量反映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史料,集中体现了国家政治权力、行政体制和宗教、意识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我国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政治生活极为重要的内容。多民族、多文化恰恰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

聚焦精神,阐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历程的宗教因素

1.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程也是宗教中国化的历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可以说,宗教中国化的方向就是“和”的方向,在中国宗教史上,外来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都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相融无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历史地看,作为佛教中国化的藏传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与当地的自然、风俗以及本土宗教相结合的产物,对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外来宗教的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与儒学相互交融,力主阐扬伊斯兰文明与儒学体系中共有的道德关怀等精神层面,形成了与传统儒学的良性互动。南传佛教从东南亚传入云南后,亦经历了本土化的历程,在政治、文化等层面全面融入傣族、阿昌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社会,这些少数民族不仅形成全民信教的传统,而且佛教文化影响了其精神、民俗、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傣族、纳西族等民族创世神话中的佛教因素,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助力器。

2.儒释道文化在民族地区的传承是边疆治理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完全是在洞悉中华民族发展史基础上的真知灼见。回溯历史,唐代吐蕃王朝,处于南亚、中亚和东亚三大文明交汇地带,其宗教文化具有强烈的多元色彩。敦煌古藏文写卷有数种译自汉文的儒家经典残卷,儒家“德治天下”的政治观念影响极大,吐蕃时期的佛教思想深受汉地禅宗影响,唐代,汉地历算、阴阳五行、八卦、风水堪舆传入吐蕃。

2015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接受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拜见时,曾指出:“要积极开展教义阐释,弘扬藏传佛教教义中的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扶贫济苦等积极思想。”毫无疑问,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扶贫济苦等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之精髓,对各民族皆具有安稳人心,凝心聚力的作用。

道教在创立、发展的各个时期,都重视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瑶族、苗族、壮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道教师公文化在历史与现实中传承不绝。两宋以来,在东南部闽浙赣畲族地区盛行以陈靖姑为信仰核心的道教闾山派,闾山派以吹牛角、打麻蛇、翻九楼为其仪式传统,追溯历史,这些民间道坛往往与宋元道教符箓派密切关联。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瑶族是受道教影响最深的民族,在魏晋时期,瑶族的先民就已接受了道教。道教还与壮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深有关联,以上这些少数民族,在西南地区繁衍生息,他们信奉茅山教,梅山教,涉及湖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少数民族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重要部分,也充分彰显了道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魂的作用。

着眼当下,充分发挥宗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作用

1.以史为鉴,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历史上,中国伊斯兰教天道与人道并重,通过“以儒诠经”和“以经诠儒”,推进了伊斯兰与儒学间之交流、互鉴,亦彰显出儒家“道统”与伊斯兰“圣统”之相同与相通之处,在现代社会,这种相通处仍然值得研讨与高扬。

2.立足目前,做好中国本土宗教教理教义的现代建构。宗教中国化,亦要求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阐释。道教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中国化重点在于教义教理的现代化表达,继承道教“齐同慈爱、无量度人”的精神,建构宗教与社会之良好关联,展现作为中华民族本土宗教的道教在现代社会应有的面貌。道教的养生思想和实践源远流长,深入挖掘其现代价值,也必然能为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服务,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