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王作安: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2-11-17 21:34:00 | 来源: | 作者:​王作安 | 责任编辑:曹川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重要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为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了工作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宗教工作置于党治国理政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但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符合我国国情和宗教实际,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要求,为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党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找到了在社会主义时期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的科学答案,开辟了中国特色处理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统揽性要求,围绕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这一新时代宗教工作重点任务,创造出更加显著成效,开创党的宗教工作新局面,走好新的宗教工作赶考路。

一、准确把握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深刻内涵,这是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认识前提

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要在宗教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我国宗教的精神气质,在教义思想上融入、在教规制度上体现、在行为规范上恪守,作为鲜明的精神轴线贯穿宗教的各要素、全过程,使之成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自觉追求。

二要以增强“五个认同”为政治目标。“五个认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也是我国宗教传承发展之基、安身立命之本。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支持他们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三要以塑造中国特色宗教为努力方向。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就是要使我国宗教实现由“宗教在中国”向“中国宗教”的深刻转变,从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步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

二、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这是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根本要求

要支持宗教界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在宗教界持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学习“五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深刻理解党情国情社情和教情,弘扬爱国精神,讲大局、讲法治、讲科学、讲爱心,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引导宗教界坚决贯彻党中央宗教工作决策部署,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等重大任务中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抵御境外宗教渗透、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等重大斗争中,立场坚定、敢于斗争,经得住各种严峻考验。

三、支持宗教界做好宗教教义教规阐释工作,这是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基础工程

要支持我国各宗教开展宗教经典的新编、新译和新注工作,尊重基本信仰和核心要义,尊重经典原著原文,同时着力反映基于我国宗教界的新思考新理解,着力彰显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融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气质,从源头上掌握宗教话语权。

要支持我国各宗教深入开展教义教规阐释工作,针对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思想认识根源,作出通俗易懂、与时俱进的阐释,消除错误观点,驳斥歪理邪说,起到解疑释惑、正本清源的作用,给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提供正确指引。

要支持我国各宗教加强中国特色宗教思想建设,在新编、新译、新注宗教经典和阐释教义教规工作成果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研究和理论化集成,将中国思想、中国观念、中国精神融入宗教思想建设,形成适应我国文化和国情特点、符合我国宗教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为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提供思想理论支撑。

四、鼓励我国宗教界发扬自我变革精神,这是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关键举措

中外历史都证明,随着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宗教迟早都会通过自我调整与之相适应,不然就会被历史淘汰,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宗教。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我国宗教只有进行自我变革,切实解决各种深层次问题,才能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自我变革不是要改变信仰,不是要改造宗教,而是宗教自我更新的内在要求、追求进步的客观规律。要激发宗教界的内生动力,解决因循守旧思想,克服依赖党政部门的现象,从“要我变”转化为“我要变”,勇敢走出舒适区,不断突破自己,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开展工作。

鼓励各宗教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围绕经典教义、思想观念、教规制度、文化艺术、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进行系统梳理,开展深入研讨,厘清哪些需要坚持和传承,哪些需要完善和发展,哪些需要调整和扬弃,在此基础上列出重点问题清单,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推进措施,以革故鼎新的精神、较真碰硬的劲头推动解决,去除消极内容,改变陈规陋习,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取得新的进步。

五、坚持党对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工作的领导,这是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根本保证

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是一项复杂敏感的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开展工作,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坚持“导”的理念,讲究政策策略和方式方法。

一要注重统筹协调。要在党委领导下,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党委统战部门要加强研究和指导,做好牵头协调工作。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要抓好政策措施的组织实施,开展监督和检查。各有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给予关心和支持,做好分工协作。宗教界要发挥主体作用,制定规划措施,推动落地生效。学术界要组织力量开展理论研究,提供说得清、落得下的学理支撑。人民政协要鼓励宗教界委员勇于担当,在推进宗教中国化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要注重分教指导。我国宗教情况各有特点,中国化程度存在差异,存在的矛盾问题也不尽相同。要正确把握一致性与差异性,从各宗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教制宜、分类指导,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一锅煮”,防止左右一个样、“胡子眉毛一把抓”。

三要注重稳中求进。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必须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积极与稳妥、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不能因为这项工作难度大、见效慢而踌躇不前、消极应付;又要充分考虑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采取审慎态度,保持历史耐心,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防止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能给后人埋下长期隐患,确保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工作踏石留印、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民族报,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