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东:挖掘古籍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2-11-23 18:33:00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作者:黄金东 | 责任编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整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古籍文献,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充分挖掘古籍时代价值,加强对古籍的保护、整理、挖掘,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滋养。

▲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中。图片来源: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

古籍反映的“大一统”思想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大一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尚书》的“协和万邦”“九州攸同”到《诗经》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早在先秦时期,先贤就明确提出了统一的政治目标。自《春秋公羊传》开宗明义地提出“大一统”后,到汉朝时,这一思想已经成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汉书·董仲舒传》),贯穿于后世典籍撰述的整个过程。

以二十四史为例,其编纂无不以“大一统”为思想脉络。《史记》充分肯定了秦汉统一的功绩;《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氏积极实践“大一统”的功绩,称拓跋焘“廓定四表,混一戎华,其为功也大矣”;《元史》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对元朝空前辽阔的疆域进行了描述。

除正史外,“大一统”思想在方志,尤其是“一统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直接。元代许有壬在为《大元大一统志》撰写的序文中说,该志的刊行和传播,目的就在于使“上下相维,以持一统”;清代乾隆帝在《大清一统志》的序文中说,纂辑该志,是为了“昭大一统之盛”。

总而言之,各类古籍反映的“大一统”思想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以实现统一为最高目标,视自己建立的王朝为中华正统,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观念里表现为“华夷一统”观。卷帙浩繁的古籍记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呈现了从“华夷之辨”到“华夷一家”的观念转变过程。

《礼记》《尚书》《周礼》等先秦典籍,呈现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等级秩序。随着民族交往加深,狭隘的“华夷之辨”观念不断被突破。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主张,“帝王历数,岂有常邪,惟德之所在耳”(《资治通鉴》卷105《晋纪二十七》),“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魏书·高祖纪》)。“华夷一家”逐步取代“华夷之辨”,成为历代统一王朝治理民族事务的理念。正如唐太宗所说: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卷197《唐纪十三》)

辽朝时期,契丹人始终强调南北“义若一家”(《契丹国志》卷20),认为自己在礼仪制度上已经“不异中华”,在“文化一统”的情形下提出了“华夷同风”观念(《全辽文》卷3《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金太祖明确提出“天下一家”,《金史》中与此有关的表述不胜枚举,如“契丹、汉人久为一家”“今天下一家”等。清朝雍正帝称,“海内之民,皆吾赤子”(《清世宗实录》),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民胞物与,一视同仁”的民族观。

古籍记录和见证了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域的历史事实

《诗经》载,“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这是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拓祖国疆域的记录和见证。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历史事实,在留存至今的古籍文献中均有大量记载。

《竹书纪年》《战国策》《尚书》《国语》等先秦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各民族参与重大历史事件的诸多记录。以《史记》为代表的正史,记载了各民族为我国疆域形成作出的贡献。百越民族开发岭南和东南地区,肃慎等民族开发东北,匈奴等民族开发西北,吐蕃民族开发青藏高原、台湾少数民族开发台湾岛的艰辛历程,都能从典籍中找到记录。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到《清史稿·地理志》载“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的疆域范围内,都有各民族开疆拓土的生动实践。

在古籍文献中,古舆图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文献资料,不仅生动形象地记载了中国古代疆域的变化过程,而且通过图像形式直观地展现了“天下一统,华夷一体”的天下观,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域的视觉表征和历史证据。

《史记·五帝本纪》载,大禹“铸九鼎,象九州”,将划定的天下范围铸到鼎上,形成了古代舆图的雏形。受其影响,后世出现了诸如晋《禹贡地域图》、宋《禹迹图》《九域守令图》、明《杨子器跋與地图》等一系列舆图。如果说这些《禹贡图》以大禹划定的九州理想范围为描述对象,大多限于华夏民族活动的核心区域,那么唐《海内华夷图》、宋《华夷图》《历代地理指掌图》、明《大明混一图》、清《皇舆全览图》《乾隆十三排图》等各种“一统图”涉及的地理空间则更辽阔,不仅关注华夏民族活动的中心区域,而且包括了周边广阔的疆域。如《皇舆全览图》《乾隆十三排图》范围涵盖了今日中国疆域几乎所有的地区,反映了清代“华夷同属一个中国”的疆域观。正如《清史稿》所云,“国家抚有疆宇,谓之版图。版言乎其有民,图言乎其有地”。古籍文献中反映的疆域观念,蕴含着“大一统”理念,是对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域这一历史事实的体现。

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域的历史事实,在少数民族古籍中也有记载。如,彝文《西南彝志》、纳西东巴文《创世经》、古壮字《布洛陀》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苗族古歌》《羌族萨朗》《瑶族密洛陀》等口传古籍,以及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格萨尔王》《江格尔》等,都反映了各族先民披荆斩棘、共同开发祖国锦绣河山的史实。

古籍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滋养

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从甲骨文、金文、石经,到简册、帛书及纸质文献,均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知识体系和精神追求。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故事,到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形成,无不验证着典籍文献记载的准确与可靠;以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的不同时代文学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体现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蕴藏在古籍中的宝贵思想资源,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滋养。

▲托忒文《西游记》(3—4卷),清抄本,(明)吴承恩撰,(清)罗卜桑尊瑞译,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历史,不仅记载在现存的20多万种汉文古籍中,也蕴藏在内容丰富、载体多样、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还体现在多种文字互译、合璧典籍中。我国既有汉文《大藏经》《蒙古源流》《元朝秘史》等汉译少数民族文字典籍,也有藏文《战国策》、蒙古文《三国演义》、满文“四书五经”、彝文《太上感应篇》、西夏文《孝经》等众多少数民族文字译汉文典籍,还有西夏文、汉文合璧文本《番汉合时掌中珠》,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合璧《四体清文鉴》,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托忒文、维吾尔文合璧文本《西域同文志》等多种文字合璧典籍。这些典籍文献体现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不仅体现在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信念,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勇气,戚继光《韬钤深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中,也体现在藏文《贤者喜宴》对文成公主进藏功绩的赞颂,古壮字《瓦氏夫人抗倭故事歌》表现的巾帼豪情,满文《辉番卡伦来信》讴歌锡伯人守土戍边的赤子情怀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要充分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依据和精神动力。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民族报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