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全面部署了新时代新征程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既包括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包括建设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广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防范化解国内外影响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消极因素,建设中华儿女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繁荣富强;团结统一;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增进共同性
【作者简介】沈桂萍,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研究员,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周鹏,山东大学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年第6期,原文注释从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网络空间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21VMZ008)、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研究”成果。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经过十年砥砺奋进,在2022年召开的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文将围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结合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关论述,探讨立足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命题。
一、学界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理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特点,在民族工作上先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等新思想新论断。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命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一时代命题,近年来,学界从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进行了多维度的学理阐释。总体上看,这些学术探讨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也是现代国家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由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以来陆续提出的“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系列论述组成的。王希恩论证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总结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成果形成的。李大龙、石硕等学者从历史学的角度论证了在“大一统”总目标中,中华民族是民族交融的产物,是由共同历史记忆、共同未来联结起来的民族共同体。麻国庆认为:“多元一体”内在结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合之又合”的历史产物。王延中论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实实在在的民族实体。周平指出,作为“一体”的“中华民族”是千百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共同体,也是现代中国的国家民族共同体。郝时远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鲜明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是唯一代表中国现代民族的共同体名称”。中华民族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同胞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代表。
郝亚明、张会龙、冯育林等人认为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历史共同体,也是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周超、刘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涉及责任、利益、文化等建设逻辑。周平、刘永刚等认为既要建设“全民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也要建设“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可以看出,经过几年来多学科讨论,学者们一般认为,党中央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话语,指的是56个民族同胞组成的、具有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既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同时也要建设大家庭内各族同胞共有历史文化记忆、共有精神家园、共同走向现代化、共同发展进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2.多种途径统筹推进,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郝亚明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既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法律层面展开,也需要从价值、利益、身份等方面着力。祖力亚提·司马义等学者认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民族事务法治化等。向琳等学者探讨了民族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措施,建设“共同发展进步”的经济共同体。严庆、蒙曼等学者探讨了培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观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陈立鹏、乌小花、海路等学者探讨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化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建设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机制等路径。
3.妥善把握“一”与“多”的关系
在对民族间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处理上,学者郝亚明认为过去的民族政策导致了民族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失衡,民族间差异性被宣扬和扩大,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出台的背景。周平认为过去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中华民族这一国族被虚化和架空了,强调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实体性建设。朱军、朱丽蓉等从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视角探讨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路径。严庆认为,新时代高质量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方向是增进共同性,重点在于做好基层工作。
上述学者的多维学理阐释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提是承认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二者是互为前提、相互推进的关系。没有“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实体,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之,以什么样的思想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事关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结构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事关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面貌。
二、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首先要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和保障。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论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部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报告特别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
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同胞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推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本质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总体性事业中统筹布局、协调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对口援助、脱贫攻坚以及兴边固边富民战略等政策,在民族地区先后建设了一大批诸如南疆铁路、青藏铁路等基建工程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经济联动项目,不仅带动东西部经济合作乃至全国经济整体联动发展,而且带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走出家乡,在全国各地创业发展。国家在民族地区实施的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提升了民族地区生态质量。如内蒙古“全区超过一半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72%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空间”,西藏“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7.1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8%,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这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极大地改变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面貌,推动民族地区跟上全国现代化发展步伐,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踏步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新时代新征程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时代,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制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明确了2035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方面发展的总体目标,细化了未来五年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的主要任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同胞共同的“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然要推动各民族同胞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全面推动民族地区融入“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民族地区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战略和深化对外开放的“一带一路”新机遇,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不仅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而且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2012年的9.5%稳步提升至2021年的10.3%。步入新时代新征程,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高质量发展的有关部署,除需要党中央继续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外,更需要民族地区立足自身优势、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旅游、生态和公共服务等多种资源配置,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顶层谋篇与基层布局、东部开放与西部开发一体联动的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迈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新征程上,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原则,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边疆各民族跟上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步伐,与国家整体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建设一个各族同胞共同发展进步、满足各族同胞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建设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仅要建设物质上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更要建设思想上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同胞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各民族平等联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巩固为“三个离不开”,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深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还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探索开展的。从2014年提出“八个坚持”到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个必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归根到底是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复兴之路”。2022年8月17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民委阐释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五个特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繁荣发展。特别强调“既要把各民族发展好,更要把共同体这个大家庭建设好、发展好”“推动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1.弘扬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历史传统
一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互鉴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历史。在5000年的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先民开拓疆域、培育文化,在和合、大同等中华文化理念的氤氲下,经过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更高层面的共同体。
团结统一是对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各族先民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写照。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随后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核心是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同胞培育了维护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历史传统。
在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的历史岁月中,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沉淀到各族儿女的内心深处,特别是近现代各族同胞共同投身中国革命,血流在一起,心融在一起,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逐步升华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发展证明,团结统一是凝聚各民族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大力弘扬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将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形成的爱国主义传统根植各族同胞内心深处,这是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根基。
2.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重视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传统,也是我国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有别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要优势。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视为“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发展,不断巩固和深化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团结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将各民族的交往模式总结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同胞相互关系实践表现的生动概括,充分体现了各族同胞的血脉相连、手足相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日益便捷的交通和经济生活的一体化,各族同胞跨区域、长时段、多频次流动成为常态。大到整个城市,中到社区和村落,越来越多的社会空间成为各族同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地方,越来越多的城市社区和新农村,建设起各族同胞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的社会氛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和深化。
个人(群体)间的交流互动是熟知彼此、进而在社会共同体中团结友爱互助共进的基本前提,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民族大流动、大散居、大融居日益深化,各民族共同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日益增强,对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共同需求日益增强。因此,民族工作需要顺应这种客观形势,在包容差异但不是强化差异、尊重民族特性但不是强化民族特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推动各民族公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努力创造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社会氛围,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对此,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要求在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这一重要论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3.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提出的原创性论断,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完善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共有历史文化记忆,是我们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形成中华民族自豪感、巩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根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先应树立“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的中华文化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创造的,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独特精神标识的文化符号和思想价值。中国土生土生的维吾尔族传统文化、藏族传统文化等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历史上不同时期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中国俄罗斯族、朝鲜族等民族,在经历文化重组后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俄罗斯族文化和中国朝鲜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在传承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工作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阐释这些共享文化符号背后孕育的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这是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需要,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需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因此,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除了挖掘各族先民维护团结统一的历史传统,也要讲述好近现代以来各族儿女投身于中华民族解放与发展事业中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团结精神、改革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更要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各族人民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未来。这是指引各民族同胞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4.团结争取海外侨胞,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儿女,包括大陆各民族同胞,也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海外侨胞主要指侨居世界各地的中国移民。据不完全统计大约6000多万。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一部分。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团结争取海外侨胞和一切对我友好力量,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传承传播中华文明,推进中外交流互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既是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关注,同时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特别是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近年来海外侨胞与祖国的联系日益频繁而深入。比如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与祖国各地的亲人朋友在微信上互动交流,除了交换信息,也分享共有历史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认同。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华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内化为热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怀,外化为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自觉行动。历史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患难相扶是中华民族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反华势力通过控制舆论,刻意抹杀党和国家为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采取的政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挑拨民族关系,破坏各族同胞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因此,新征程上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发扬斗争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等新部署,团结争取海外侨胞,根据海外侨胞不同群体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差异,创新凝聚人心的理念、方法和载体,除了充分发挥侨胞人脉、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为中华民族“强起来”加油助力,还要团结争取包括少数民族侨胞在内的海外中华儿女,向住在国政要、智库媒体和民众,全面客观介绍我国民族政策价值理念,让中国道路、中国故事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认同,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在中外文化的互通互鉴中,努力营造友好合作的国际环境。
总之,团结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致思趋向和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扬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和壮大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
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系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的是充分发挥思想的能动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同胞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增强各族同胞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有了这些相互之间的亲近,才能增强中华民族整体对各族同胞的凝聚力,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工作既要看到物质层面工作的重要性,更要看到精神层面工作的重要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建立在物质层面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但仅有物质手段是不够的,在继续用好物质手段的同时,还要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根植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同胞内心深处,在各族同胞内心深处构筑起抵御分裂破坏的坚固的思想长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保证。
如果说中华民族实体建设可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亲近、整体凝聚打下物质基础,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吸引各族同胞相互亲近、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凝聚力的精神支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可逆转,二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构成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坐标和时代背景。在这一历史坐标系中,我国发展环境正面临深刻复杂的重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体现,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另一方面,我国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多种思想意识交锋前所未有,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多发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巩固思想政治共识的任务艰巨而复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进行思想沟通、思想交锋、思想碰撞、形成共识、深化共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争取人心的工作,牢固占领意识形态战略高地,引导全体中华儿女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共识,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新时代新征程要求各族同胞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之所在。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织保障。党领导下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是一个远远超出传统民族工作部门的新格局,要求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比如,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上,要建构党委宣传统战部门统筹、政府文旅教育部门主导,各级各类学校为主体,全体社会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的大宣教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方方面面,建设一支“四个特别”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以保证其在复杂多变的民族事务处理中拥有更为强大的组织力量和组织优势,保证党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
五、结语
建设一个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同胞的心之所向。在“两个一百年”交汇期,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就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从历史和现实多个维度同步推进,有效抵御各种境内外分裂势力渗透、分化、破坏、颠覆,构筑起团结统一的坚固的思想长城,不断巩固和深化各族同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作为一项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民族因素越来越嵌入在不同领域,方方面面都有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任务的今天,应充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保障各民族同胞合法权益,更广泛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