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汉文部分)——义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2 16:16:1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一、学术论文

2018年藏学宗教哲学方面学术研究成果可谓丰硕,研究范围也较为广泛,包含宗教义理研究、文献研究、人物研究、寺庙研究、教派研究、艺术研究等诸多领域,其中宗教人物研究和寺庙研究比重较大,而宗教义理、哲学以及文献研究等重要领域仍有待加强。据统计,本年度宗教哲学方面汉文论文有107篇,主要发表在藏学相关期刊、各民族院校学报以及社科类期刊上。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专著与集刊类。

(一)义理研究

义理研究始终是藏传佛教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领域。本年度义理相关论文篇数不多,与往年持平,在宗教哲学类中比重最低。具体情况如下:

中观是佛教理论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班班多杰的《藏传佛教般若中观论本土化的历史阐释》(《中国社会科学》第10期)尝试运用阐释学方法探讨般若中观思想在藏地的通变与扬弃,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前弘期藏族学者在理解印度中观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经部中观与瑜伽行中观分类,增创般若中观框架概念,初创藏传佛教般若中观理论体系,到分裂割据时期再造名目繁多的般若中观命题、学派传承,再到后弘期纳繁归简,构建藏传佛教般若中观论的基本框架、理论系统、文本体系以及中观论从学派转变到宗派的过程。

藏传佛教显密兼重,其中密宗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特点。李元光的《论藏传佛教实践哲学的“九重”特征》(《宗教学研究》第1期)一文,讨论藏传佛教的实修属性,指出藏传佛教实践哲学具有九种特征:重密宗、重体证、重实修、重上师、重传承、重群众、重大众化、重祈福、重神迹。而“以密为主,显密结合”为主要特征,其他特征均由此派生,这与藏族本土文化、宗教发展历程以及理论哲学“重中观”密切相关。

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理念,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或其他宗教的根本思想,也是大乘佛教徒终身必修的法门。仁增才郎、达哇的《藏传佛教菩提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青海社会科学》第1期)一文,对菩提心的经论依据、菩提心思想在藏地的传播与发展以及菩提心修法作了探讨。指出阿底峡尊者在藏撰写《菩提道灯论》,提出三士道,其中上士道观修次第中,集中阐释菩提心思想。阿底峡尊者传承两种菩提心观修方法,即“七重因果”法与出自寂天大师《菩萨行》的“自他相换”法。宗喀巴大师通过撰写《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该思想,后来的宁玛派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在具体细微观修对象方面稍有独特,共同构成完善且独特的藏传佛教菩提心思想。

杨杰的《由智、识之辨看米庞嘉措对“基位心”的阐释》(《中国藏学》第2期)分析与梳理宁玛派学者米庞嘉措(འཇུ་མི་ཕམ་འཇམ་དབྱངས་རྣམ་རྒྱལ་རྒྱ་མཚོ།)与贾巴多阿(འཇའ་པ་མདོ་སྔགས།)关于基位心(གཉུག་གཤིས།)的辩论:贾巴多阿非难宁玛派,声称其核心理念基位心类似细微识(ཕྲ་ཡིད།),对此,米庞大师专门撰写《基位心部》,驳斥贾巴多阿混淆智与识。基位心乃智,而细微识为识,前者是佛智,后者是俗识。智识之别在印度经论早有明示,两者混淆,不仅对宁玛派,且对大乘教理有损。通过宁玛派大师隆钦巴的论著,可以明确知道宁玛派根道果体系立足于基位心,该理念至关重要,不容误解。

何杰峰的《试论多罗那他大师〈中观他空思想要论〉对唯识学派的判释》(《青藏高原论坛》第2期)指出觉囊多罗那他所著的《中观他空思想要论》以“大中观”思想为指导,对唯识学派的地位、唯识学派的思想内涵、唯识学派的“三性”方法论以及唯识学派的“三转法轮”经典安立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唯识学派认识论说,是觉囊派判教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义理方面本年度还有因明相关四篇论文。郑宏颖、阿旺嘉措《识的“他证”与“自证”:康德与萨迦班智达认识论的同与异》(《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一文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与萨班的《正理宝藏论》中的认识论作了对比,认为两者对认识来源的分析具有相同之处,即认识由物自体(境)给予人的印象与人的先验能力(识)使然;而在认识主体的自我认识,即认识主体能否自知这一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康德否认认识主体对本体进行认知的僭越行为,而萨班承认认识具有自知能力。造成此种差异之因在于康德将认识主体之识规定为他证性,而萨班则承许其具有自证性。

加央平措的《工珠·元丹嘉措〈量学〉与〈量学自释〉之理论框架与思想特点初探》(《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一文,以元丹嘉措名著《所知藏》中包含的《量学》与《量学自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框架、主要特点以及工珠因明思想作了探讨。指出工珠把因明纳入世间一般性学科范畴,视其为通晓诸学说之必要思维工具。其《量学》与《量学自释》独具特色,为摄略《摄类学》《心明》《因理学》《量理宝藏论》《因明七论大疏量理海论》等诸论内容之概要性、入门性著作。

方岚的《陈那〈集量论·遣他品〉综论》(《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基于最新梵文材料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介绍《集量论·遣他品》的形式与结构,阐明其思想背景与立论宗旨,并对主要内容作出梳理与归纳。认为《遣他品》是印度佛教哲学家陈那论师系统阐述其语言哲学“遣他论”的专论,核心思想为语言所能直接指称的除了共性之外别无他物,可直接感知的事物根本就不在其直接指称的阈限之内。

夏吾李加的《藏族量理摄类学小因果略观》(《世界宗教研究》第4期)对塞氏·摄类学之小因果进行探讨,参考摄类学名著,追溯其理论来源。认为小因果阐发实在事物与它们之间的一般性因果关系,而思维虚构的概念上无因果可言。因此把因果视为有为法范畴内实在事物前后相继、相互联系、制约、转换、彼此依存的一种特定关系,进而揭示客观物理现象。可见小因果具有鲜明唯物主义理论特征。该理论后来逐渐上升到中观哲学缘起性空的高度,通过破除我执,获证洞悉一切事物本质的清净正见,实现“从小因而生大果”。因此,因果原理是佛教哲学的基石,也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路径。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