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旅游业研究
王永强的《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产品结构性问题改革研究》(《西藏研究》第1期)一文指出,旅游产品结构性改革是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实证研究发现,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产品存在盲目重复建设、强季节性、旅游产学供需错位、文化内涵挖掘层次低等结构性问题。近十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产品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旅游产品核心结构改革中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甘南州旅游产品的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质的创新、淡化量的增速,尤其是文旅融合、产学融合,以此破解旅游发展的生产力难题。
张飞的《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藏东南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一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界自然演化同步推进的一条理想路径,为了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需要用定量的测算模型为决策提供参考。文章选取藏东南生态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藏东南生态旅游区2004—2016年间的发展状态进行定量测评,结果显示:藏东南生态旅游区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增长率为2.97%;2004—2016年,藏东南生态旅游区人均生态盈余逐年递减,年递减率为1.75%;2004—2016年间区域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
徐海鑫、项志杰的《旅游对民族杂居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青海社会科学》第3期)一文指出,民族杂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通过与当地旅游部门座谈、对游客以及旅游从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在分析该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探讨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民族三交和民生改善的影响。
杨军的《青海藏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以玉树州文旅产业多元融合为例》(《青海社会科学》第5期)一文认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对青海藏族地区有重要意义,且对周边藏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重要连带作用。文章分析了玉树州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过程中的优秀经验,重点探讨了目前阶段玉树州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跨领域、域跨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出对青海藏族地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启示。
李亚锋的《“三江并流”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及思考》(《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一文指出,近年来“三江并流”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新的生计来源,群众自身作为发展主体从事各种旅游服务并从中受益,应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将乡村旅游业作为该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应当大力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坚持当地民众在发展乡村旅游业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处理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利益共享问题。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