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口与健康
黄祖宏、高向东的《西藏人口分布变动及人口功能区规划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书,认为不同历史发展时期西藏主导经济形态的转变对西藏人口规模和分布影响巨大;西藏人口分布呈现东南部人口众多而西北部人口分布稀少的特征,地域间差异明显,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呈现中高海拔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分别向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递减规律;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人口分布的空间集聚区域主要以拉萨为中心;城镇化和坡度是西藏人口分布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西藏城镇体系人口规模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都呈现分形特征;自然环境、国家投资和政策、宗教文化和城镇腹地都对西藏城镇空间结构产生影响;该书将西藏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区、人口稳定区和人口集聚区。全书共9章。
费胜章的《青海藏区农牧民素质与生活水平关系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一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政府投入、农牧民自身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构建了提升农牧民素质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长效机制,从生态移民、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10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该书认为关键是大力提高农牧民素质,培养新型农牧民;核心是加快该地区经济建设,持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全书共10章。
杨成洲、杨帆等人的《当代西藏家庭的变动趋势分析——以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西藏研究》第6期)一文,认为当代西藏家庭总体呈现数量增加、规模缩减、代际层次简化、结构核心化的变动趋势,表现出有老人家庭增加,单身家庭比例上升且藏汉家庭构成变化存在差异等特征。西藏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变迁确实有对家庭政策的诉求,有必要及时考虑家庭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尽管西藏家庭变动表现出一些“现代性”特征,但传统家庭功能变化程度、家庭关系变化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庞洪伟、巩艳红的《西藏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就业效应分析——以日喀则市为例》(《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一文,认为幸福感以提高西藏居民生产率、改善居民的社会资本、激励居民搜寻工作的意愿等机制,影响居民的就业概率。因此,以提升西藏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包容性经济发展方式,不会加剧西藏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反而可以缓解西藏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矛盾。
陈东的《川西藏区人口流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意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6期)一文,实证分析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传承产生的积极意义。认为激发非遗传承实践主体形成文化自觉意识,是做好人口流动背景下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对于最具流动性的青年群体,可将其培养成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生力军”。积极运用政策杠杆、旅游开发并结合现代科技,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力举措。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