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区研究
赵君的《拉萨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治理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一书,从拉萨市城关区街居体制的历史沿革、拉萨市城镇化进程与新型社区的涌现、拉萨市城关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拉萨市城关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构建“共驻共建共管”三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对加强拉萨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治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及建议。全书共5章。
强巴班旦、宋海峰的《西藏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分析》(《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认为西藏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存在体育行政职能部门机构建设不完善、体育宣传和服务工作不到位、居民获取体育信息途径落后、人均年体育消费偏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不重视后续发展以及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财政体制、多渠道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速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和建立完善的居民体质健康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泽玉、沈耀的《西藏山南市勒布沟麻玛门巴民族乡的特色建设与创新治理》(《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认为基层政府发挥“善治”智慧,敢于突破创新、敢于大胆管理,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经济发展带动了边境村民的观念改变,强化了村民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文章认为麻玛门巴民族乡边境小镇“因地而制”的创新格局,为“四个自信”理论增添了鲜活的案例。
杨明洪、涂开均的《藏区农牧民宗教消费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一文,建议地方政府应提高对宗教消费吸纳的监管力度,通过宗教寺庙资产的财税监管,提高宗教消费吸纳过度的成本;加大农牧民群体减少宗教消费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寻找农牧民宗教消费的替代品和参与宗教活动的替代方式;多种形式提高农牧民群体收入,降低农牧民家庭消费结构中的宗教消费比例。
许斌、周智生的《滇西北高原山地型藏传佛教寺院与村落共生关系研究——以德钦县东竹林寺为例》(《世界地理研究》第1期)一文,认为以宗教信仰为纽带的寺院与村落的共生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长期以来形成了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互动关系,且至今都没有动摇过。一方面,寺院从村落接受金钱、物质等世俗资源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村落进行宗教信仰的传播。另一方面,村民在宗教生活中对寺院的高度依赖,也使得村落愿意接受来自寺院神圣空间的宗教影响,并且自愿地向寺院输送生活物资等世俗资源,布施和捐赠是主要形式。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