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2 16:42:21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七)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研究

马丽萍等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边疆民族地区的认同及建设研究:以云南为例》(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书,通过考察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的民族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考察少数民族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提出巩固和提升少数民族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及其建设的对策。该书分为“总论”“认同篇”“建设篇”三大部分。提出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基础性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探索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强组织领导及强化机制保障等六方面路径。

何建兴的《藏区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创新协同发展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藏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概况,藏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藏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因、模式和途径,创新藏族地区城市流动人口治理机制,推进藏族地区社区治理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构建具有藏族地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积极推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族地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发展等。

刘权政的《现阶段西藏农民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应对》(《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一文,认为西藏农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高度认同的同时又体现出较强的不平衡性。西藏农村文化资源的匮乏、农民阶层的分化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失去载体,加大了教育难度。主流意识形态在西藏传播教育应与提高并保障藏族农民合法权益相结合,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应与农民的生活世界相融合。

方晓玲、邓亚净的《西藏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研究》(《西藏研究》第3期)一文,认为协同治理理论在西藏农村社区治理实践中大有作为,是以整体性视角弥补农村社区治理裂痕的有益探索。从西藏农村社区发展现状出发,市场化社会组织的嵌入、社区贫困问题的协同解决以及农村社区居民的主体性意识构建,是西藏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李俊杰、刘易的《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拉萨大昭寺人群疏散仿真研究》(《高原科学研究》第3期)一文,采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仿真软件Any-logic对案例场景拉萨大昭寺的人群疏散进行仿真,将人群疏散情况分为局部区域的人员疏散和全区域的人员疏散,采取相应的疏散措施并利用仿真软件对疏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采取的疏散措施对人群的疏散有很好的效果,为预防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制定疏散方案提供了依据。

张露露的《论西南偏远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中的宗族治理——基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J村的调研分析》(《贵州民族研究》第5期)一文,认为J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种“宗族治理”的村庄治理模式。村民在宗族慰藉的心理驱动下表现出明显的宗族庇护行为特征,村民运用“本家族成员”“德才兼备”的双项标准来遴选村干部。这对于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并实现宗族由“传统”走向“现代”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熊征的《乡村多元共治视野下的传统社会组织复兴——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德四部翼部落委员会”为例》(《青海民族研究》第2期)一文,认为“拉德四部翼部落委员会”是藏族传统社会组织在当代的复兴,在解决纷争、伦理教化等方面的独特功能,使之能够通过对乡村秩序的修复与重构有效服务于藏族乡村振兴战略。政府与传统社会组织的简单共治不等于“善治”,在藏族乡村由“总体性社会”向“流动性社会”转变的背景下,实现乡村多元“善治”依然有待各方努力。

曾晓阳、褚远辉等人的《境外涉藏NGO的行为动机分析》(《大理大学学报》第1期)一文,认为境外涉藏非政府组织(简称境外涉藏NGO)是伪西藏流亡政府的一支重要国际支持力量,它们竭尽所能地为伪政府提供物质援助或道义舆论支持。与其他NGO相类似,境外涉藏NGO的行为有其自发自愿性的一面,其行为动机主要包括植根于西方基督文化的宗教原因、西方的香格里拉幻想、捐赠的回馈预期、反共思潮、自由的人道主义价值等。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