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湿地与农田
郭小芳、德吉等在《微生物学通报》第8期发表了《西藏拉鲁湿地水体冬季可培养丝状真菌多样性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一文。此文运用SPSS和CANOCO软件分析丝状真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因子是影响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拉鲁湿地总氮与拉鲁湿地水体丝状真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氮和总磷对于丝状真菌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影响,这两种理化因子与M.racemosus的多度呈正相关性,而与M.hiemalis呈较强的负相关性。
孙明江、李爱农等在《人民黄河》第2期发表了《红原县湿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一文。此文基于Landsat TM/MSS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与决策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分析红原县湿地信息的遥感解译和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红原县湿地以沼泽化草甸为主,近年显示出泥炭沼泽→沼泽化草甸→湿草甸→草甸的演化趋势。1975年以来,62.03%的湿地面积呈现持续减少和波动变化的特点。湿地集中分布在坡度小于6°且排水不畅的区域,湿地面积减小率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在坡度为2°~6°的区域,各湿地类型的转化面积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
未亚西、贺慧丹等在《中国环境监测》第4期发表了《三江源畜牧业示范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评价》一文。此文利用2015年7月在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示范区11个示范村镇采集的土壤样品,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生态危害指数,对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Pb、Cr、Cu、Zn、Ni主要受土壤母质的影响,Cd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Hg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11个点位未出现污染状况。生态危害指数显示总体上示范区内土壤未出现强污染和面源污染状况。
孙全平在《北方园艺》第22期发表了《拉萨市典型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一文。此文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潜在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分析拉萨市周边不同样本点与功能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通过与西藏重金属背景值的比较,样品中As的富集最为严重,As的污染分担率为62.7%。94.4%的土壤样品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不同研究区生态风险指数大小为郊区农田>工业产业区>设施园艺栽培区。总体来讲,不同功能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