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植被与森林
杨志刚、牛晓俊等在《中国农学通报》第7期发表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一文。此文利用2000—2016年的MODIS标准植被指数,及研究区域内9个有人气象站点监测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数据为数据源,采用Slope趋势分析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一江两河地区的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候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一江两河地区植被变化整体呈波动中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沿一江两河河谷的植被有增加的趋势。一江两河区域气候趋势表现为暖干化。年最大NDVI与年总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年平均气温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降水量是西藏一江两河区域植被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拉巴、拉巴卓玛、德吉央宗等在《草业科学》第4期发表了《1982—2014年藏北地区植被NDVI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一文。此文利用1981—2014年GIMMS、MODIS-NDVI及同期气象、社会统计资料,分析那曲地区植被时空变化及气象因子、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34年来那曲地区植被整体趋于稳定态势,局部有减少和改善趋势,57.82%的区域植被呈稳定状态,32.84%的区域呈轻微改善趋势,轻微退化区占14.06%,显著退化和改善区约占7%,退化区主要集中在那曲东部和东南部各县,稳定区在中西部和北部各县、部分区域甚至有所改善。降水量、气温及牲畜数量的变化是引起那曲地区植被趋于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赵健赟、张晓华等在《人民黄河》第7期发表了《基于Landsat的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一文。此文利用2001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数据,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反演三江源泽库县植被覆盖度,分析其植被覆盖和景观结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1—2015年,植被覆盖状况有显著改善,并向高植被覆盖方向变化。中东部植被覆盖呈上升趋势,东南部和西北部呈显著上升趋势,中北部和西南部呈下降和显著下降趋势。人类活动、源区生态工程对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提高有一定影响。
路秋玲、李愿会在《林业资源管理》第4期发表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层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一文。此文利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公益林更新调查数据,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平均生物量法估算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植被层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植被层碳储量约为26.87Tg,平均碳密度22.22t/hm2。植被层中,以灌木层碳储量最大,占植被层碳储量的66.06%。天然林在植被层碳储量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乔木层碳储量的98.49%和灌木层的99.71%。林分中碳储量以近、成、过熟林为主,三者合计占林分的57.04%。
刘金山等的《西藏森林碳储量及碳汇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一书依托林业资源调查数据及生物量调查数据,系统研究了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汇及其分布格局。建立并报道了西藏灌木林、林下灌木、草本、枯落物碳密度模型,全面计量了植被(乔木、灌木、草本)、土壤、枯落物碳储量、碳汇及空间尺度上的分布格局、时间尺度上的消长规律;将乔木林样木模型与样地模型进行有效衔接,解决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目测和遥感样地碳储量的估算问题;分析了各大碳库尤其是乔木林碳库随林分因子(胸径、树高、郁闭度等)及地理因子(经纬度、海拔、坡位、坡向、坡度等)的变化规律;此外,在林分生物量变化的驱动因子探寻及建立适用于西藏高原的林分生物量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西藏林业制定保护碳库策略、保持碳汇势态提供了数据支撑和依据。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