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及其机制——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23-05-22 16:56:24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二、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及其机制

关于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气候变化、放牧围栏、产业发展和文化习俗等因素。

(一)气候变化

耿晓平、铁吉新在《青海气象》第2期发表了《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效应初探》一文。此文利用三江源区1981—2013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曲麻莱牧草观测资料以及遥感监测资料,分析三江源区气候和植被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2—2013年三江源区年平均气温急剧上升,平均每10a上升0.62℃,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平均每10a增多13.33mm。1982年以来三江源牧草生长状况趋好,草层高度、牧草覆盖度和生物量平均每10a分别增加3.44cm、23.34%、467.23kg/hm2。植被NDVI值平均每10a增加0.005。三江源大部分地区植被与年降水量相关关系较好,但与气温相关性较差。

郭连云在《草业科学》第1期发表了《三江源区高寒草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一文。此文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16年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牧草生育期资料,分析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的年、季变化特征以及牧草生长季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原0—10cm、10—20cm、20—30cm、30—40cm和40—50cm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增加趋势,春季除40—50cm土层外,其他各层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上升趋势,且与生长季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气候变化,牧草抽穗、开花、成熟和枯黄期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牧草抽穗期、枯黄和全生育期的土壤湿度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土壤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草地植被生长。

陈沥硕士论文《1990—2016年西藏阿里地区冰川、湖泊波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重庆师范大学)中,以西藏阿里地区为研究区,结合遥感数据包括1990年Landsat TM、2000年的ETM+数据、2010年和2016年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分析西藏阿里地区冰川、湖泊波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1990—2000年气温上升最慢、降水上升最快、冰川退缩最慢、湖泊扩张速度最慢。2000—2010年气温上升最快、降水上升最慢、冰川退缩最快、湖泊扩张速度较快。2010—2016年对比2000—2010年气温上升速度略慢、降水上升速度较快、冰川退缩速度略慢、湖泊扩张速度略快。气温上升速度越快,降水上升越慢,冰川退缩越快,气温对冰川的影响大于降水。气温上升越快,冰川融化越快,降水上升越快,湖泊扩张越快,湖泊扩张主要受气温变化的间接影响,受冰川变化的直接影响,气温对湖泊的影响程度大于降水。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