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
本年度,藏族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30余篇,比去年减少40余篇;出版图书4部,比去年减少7部。与往年相比,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成果减少,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往年持平,现代文化、文化传播与出版、生态文化、公共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增多。下面从不同研究视角和领域分别予以介绍。
(一)传统文化
郭双节、柳杨《西藏传统文化及其新时代价值》(《法制与社会》第7期)一文,阐述了西藏传统文化的构成,分析了西藏传统文化的宗教性、世俗性、道德性、封闭性、消极性的区域特征,从弘扬新时代道德规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培育新时代集体主义观念、构建新时代公平正义情怀、形成自律自觉的行为准则六个方面探讨了西藏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文章指出,对待西藏传统文化,要坚持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展其中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积极因素,摒弃其消极成分,从而使西藏传统文化得以科学地传承。
陈映婕、张虎生《藏历特征及“节气”文化管窥——他者的角度》(《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从他者的角度,探讨了藏历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藏历中的“节气”文化与其历书。指出藏历是一部地域性和族群性的历法,族群文化特征,除以藏文书写和藏语交流表达外,主要表现在历法内部名词用语等外在形式的替换使用上,以及地方历史、民族宗教观念的渗透影响等方面。藏历中的“节气”文化,重点承载在季节划分和季节转换“春分”的中分节点上,以及只注重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季节转换的时间节点,都是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天人合一之路的表征。
薛德军、供秋泽仁、范忠雄《四川阿坝藏区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思想探析》(《高原科学研究》第1期)一文,对阿坝地区传统文化、传统服饰与传统建筑中的数学文化进行了分析探讨,揭示了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在藏族传统生活中的应用。文章指出,藏族传统数学文化已经成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去发现和探究藏族传统数学文化,对更加全面地认识藏族传统文化的本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李加才让《安多热贡地区的主要民族与文化形态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一文,在介绍安多热贡地区藏族、汉族、土族等主要民族及其相关学说的基础上,指出元明以来伴随着蒙古势力的进入或中央政府在保安设置军屯和郡县,一些新的民族成分进入热贡地区,这些民族与当地主体民族的接触、冲突和融合,使热贡地区的民族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还进一步探析了热贡地区的古文化形态、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三个方面的特色文化资源,并指出这些文化资源对安多地区族际互动与文化变迁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娜娜《西藏高校图书馆参与西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四川图书馆学报》第5期)一文,在介绍西藏文化保护现状和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责的基础上,阐述了西藏高校图书馆参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优势,并从开展传统文化资源的采集与保存、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建设、传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地方文化资源的相关研究、地方文化资源的宣传教育及推广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西藏高校图书馆参与西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东·华尔丹、冯雪红《从青海和日村的变迁看藏族石刻文化的传承》(《中国民族报》2月23日)一文,以雪域高原上享有“石雕艺术之乡”和“高原石刻第一村”美誉的青海和日村为个案,阐述分析了藏族石刻的传承主体、传承方式及传承意义。并针对藏族石刻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从应当明确石刻文化传承的主体是村民、发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作用、积极推动其他力量对和日村石刻文化的关注和保护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