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汉文部分)——民俗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2 17:01:37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二)民俗文化

拉先《白马藏族家庭祭祀仪式调查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一文,通过对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聚居区的实地调研,以白马藏族家庭典型祭祀仪式为案例,对祭祀仪式中涉及的如朵玛、灵器的制作及其象征意蕴,净化牺牲及杀牲献供、招魂及驱魔等核心文化元素,通过田野调查及文献释读的方法进行综合考释和解读。指出这种在具体的祭祀仪式中进行杀牲祭神的原始苯教仪轨,在核心地区完全被制度化了的宗教行为中在逐渐消失,而处在边缘地区的白马地区却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对于研究藏族远古宗教具有重要意义。

刘军君《藏族通婚禁忌与守护神信仰关联性研究——基于安多藏区田野调查的人类学思考》(《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一文,以对安多地区的田野调查为依据,从安多地区守护神的名称与分类入手,通过“守护神不和禁止通婚”的考察,探讨分析了守护神对藏族择偶通婚的制约及该制约所反映的藏族多元宗教在社会内部分层、群体边界建构中的作用,指出藏族社会“以神之名”构筑的通婚禁忌和客观上实现的“内在结盟、外在排斥”的内婚制准则,不仅有助于学界的婚姻研究,而且对深入认识藏民族的宗教实践,深入思考藏族宗教与社会、观念与现实、婚姻与家庭具有积极作用。

李锦《家屋的意义:嘉绒藏族的房名继承与亲属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9期)一文,以对四川省雅安市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嘉绒藏族不同亲属关系类型和房名继承六个方面的特点,探讨了嘉绒藏族房名继承与亲属关系确定的问题。指出嘉绒藏族社会中家屋的名号——房名的继承关系到一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嘉绒藏族房名的继承具有继嗣与居处两个因素同时发挥作用、在由房名继承建立的亲属关系中以房名为中心的家庭观念比血统观念更重要两个方面的特点,这也正是嘉绒藏族社会家屋的社会特质。

权新宇《回顾与突破:白马藏族面具舞文化面向探微》(《阿坝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一文,通过梳理“他者”对面具舞文化面向的傩文化、苯教文化与图腾说三种观点的相关探讨,指出在白马藏族先民与藏彝走廊其他族群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面具舞文化层呈“蛋型”结构累进图式,白马藏族面具舞是由多元历史文化层累而成。并对面具舞后续研究理路转向问题,从由过去主要依据汉文史料探讨的途径转向主要依据来自田野的“地方性知识”与汉文史料及考古资料结合起来探讨的途径、研究视野由过去在族属框架内探讨面具舞的文化属性向在“藏彝走廊”语境中探讨面具舞的文化属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刘坤梅、旦珍《节日活动与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展现——基于拉萨雪顿节的调研》(《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一文,以西藏拉萨传统节日雪顿节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西藏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情况,论述了拉萨雪顿节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分析了传统和当今雪顿节节日活动的历史变化,并从弘扬传承形式赋予新的内容、地方政府支持并参与节庆活动、借助媒体宣传节庆活动、发展文化节庆产业和产品与保持传统文化生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在节日活动中展现与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建议与措施。文章指出,地方性传统节庆活动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应该以开发的方式来促进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引导公众从正面看待节日变化中的传统民俗文化保护。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