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研究(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3-05-23 16:34:5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三、民间文学研究

本年度民间文学研究关注了故事、传说、民歌和谚语等方面的体裁。大多研究仍然处于概要性的介绍,深入内部的分析性论文并不多见。这里介绍几篇具有一定新意的论文。

李连荣、高木立子的《藏族民间故事〈斑竹姑娘〉的生成及其与〈竹取物语〉关系谫论》(《民族文学研究》第5期),讨论了被认为藏族民间故事的《斑竹姑娘》的结构特点与传统藏族故事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其与日本古典小说《竹取物语》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一直引起学界怀疑的藏族民间故事《斑竹姑娘》,尽管从作为“异常诞生”“异类婚姻”等故事类型群所具有的一般特点来看,均具备了藏族故事的特点,但从其故事结构(比如藏族故事严格遵循三情节模式)、母题设置(如藏族故事关注人物身份特点)及文化特征(比如藏族故事重视自己熟悉的“宝物”)等等方面来看,它与传统的藏族故事之间存在许多冲突或者说不一致,由此推断这是一篇“新藏族故事”。而且通过对比,推测其可能的来源正是日本古典小说《竹取物语》的改写本。

王丹的《藏族湖泊来历传说“泉水成湖”母题——兼与汉族湖泊来历传说“地陷为湖”母题比较》(《中国藏学》第3期),讨论了包括“羊卓雍错、纳木错和青海湖”等几则藏族关于“泉水变成湖泊”的传说的文化内涵。作者认为,相比于汉族“地陷为湖”传说强调的对人性善良与邪恶的道德评判以及用伦理道德和佛道思想宣扬真善美的人性特点不同,藏族的“泉水成湖”传说,反映了藏族的传统观念、苯教与佛教的思想、生态观念以及自然知识记忆的延续等特征。比如在泉眼上盖上白石以及“鲁”神世界则反映了藏族苯教观念,而莲花生大师等降伏管理青海湖的赤雪女王,则反映了藏传佛教对此传说的影响,等等。作者将藏族的湖泊形成抽绎出母题,进而尝试分析其文化意义,并与汉族湖泊形成传说进行比较,这是本文值得肯定的地方。

扎西平措的《探寻迪庆古典热巴舞》(《民族音乐》第3期)介绍了迪庆州古典热巴舞的特点。作者认为,迪庆热巴舞分为古典热巴、表演性热巴、流浪热巴、塔城英都湾热巴、古典热巴舞蹈等几类。其音乐古朴而简约,由引舞者吟唱,带领群体表演起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思想内涵。

古典祭祀热巴是一种宗教祭祀歌舞,是以音乐、舞蹈为重要祭祀手段的礼俗传统。流传于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的热巴舞是典型的古典宗教热巴,它与流传于其他藏族地区的流浪热巴大不相同。其传入塔城的时间大约有800年,据说它传自圣者米拉日巴。其道具以鼓与牛尾为主,服饰也有自己特色。音乐方面由山歌《阿拉拉姆》、嘛呢经歌《嘛呢啦》《热巴鼓赞》《扎史珠》等组成,音乐为人声演唱。舞蹈方面,一般热巴舞有18段,其间纯舞蹈的场次中有马鹿舞,戴着马鹿面具,年少者模仿鹿起舞。有跳乌鸦舞、有跳钻牛角舞等。这些舞都有一些寓意或由佛教经典故事演变而来。

杜成颖的《探析甘南藏族民歌“拉依”的音乐特征》(《北方音乐》第19期)介绍了传唱于甘南州的情歌“拉依”的总体特征。作者认为,总体上来看,拉依曲调高亢、节奏自由、辽阔;演唱方式上多为一人独唱,也有对唱、轮唱等。完整的对歌拉依具有一定的程序,

如引歌、问候歌、相恋歌、相爱歌、相思歌、相违歌、相离歌和尾歌等,

反映了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甘南地区的拉依受其牧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唱词多由演唱者触景生情,即兴编创。表现手法方面善用比兴、比喻、影射、暗示等。从其音乐特征来看,其曲式结构一般为由两个平行乐段构成的单乐段。旋律方面,上句一般比较奔放,音区比较高,音域宽广,跨度比较大,无限宽广的延伸,富于激情。下句往往收拢,旋律曲折舒缓下行,表现出感叹性的特点。具有纯粹、圆满的审美特点。

武慧的《论白马藏族民歌演唱技巧中的“颤”“擞”》(《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介绍了白马藏族民歌中的两种演唱技巧“颤”与“擞”的运用特点,并提出了白马藏族民歌的保护建议。作者认为,首先,白马藏族民歌主要分为酒歌、劳动歌曲、叙事歌曲、婚嫁、祭祀歌、儿歌等。其次,从其演唱技巧来看,白马藏族的酒歌或者是劳动歌中,“颤”和“擞”常常连在一起使用,“颤”的使用多于“擞”。“擞”也多是单“擞”,演唱比较快速、轻巧,常在强拍或强位置出现并且马上连接“颤”。同时,“擞”的呼吸很浅,常常像是“颤”的装饰,偶尔带有一点音高。有时以咽腔与口腔共鸣为主的“擞”,常常出现在以腹腔共鸣为特点的“颤”音之前面,等等。总之,白马藏族民歌非常喜欢使用这两种装饰音技巧,并具有自己的显著特色。

白马藏族民歌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与本民族的语言关系密切。从中可以感受到白马语言对于歌曲的结构组织和旋法特征有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语音音调对歌曲旋律的构成更是白马藏族民歌重要的特征之一。透过白马藏族民歌的旋律还可以感受到白马人深厚、沉重的历史沉积和承载以及民族的心理属性。此外,作者建议,通过民歌进校园、建立民歌传播中心以及数字化等方式,今后应该加强保护和传承其民歌音乐文化。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