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3-05-23 16:37:4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三、绘画

谢继胜《扎塘寺主殿造像配置及其意蕴——兼论11—13世纪西藏佛教与佛教艺术的构成》(《中国藏学》第3期),通过胜迹志、12世纪前后重要寺志与教法史文献记载,以及桑耶寺乌孜大殿的布局,对11世纪建造的西藏扎塘寺佛殿净香殿的建筑形制及其三层殿堂的绘塑进行了复原,并进而探讨了佛殿建筑及殿内塑像所表现的宗教哲学意蕴。文章认为,11世纪前后的藏地寺院,与此时河西走廊的敦煌,延伸至中原腹地的宋、辽与西夏,同样处在末法背景下佛教中兴的圆融氛围之中,包含了金刚乘无上瑜伽密的体系化新兴藏传佛教,保留了承袭自敦煌吐蕃传统的圆融佛教特征。

熊文彬《十七世纪西藏绘画艺术的伟大变革:云南丽江博物馆藏十世噶玛巴活佛的〈十六罗汉〉唐卡组画》(《美术研究》第4期),指出此套《十六罗汉》唐卡组画在继承藏传佛教唐卡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汉地艺术的构图、色彩、技法和创作理念,对藏传佛教传统唐卡进行了伟大的创新,因此,也被誉为“汉式唐卡”。文章指出,唐卡中前景、中景、远景的构图丰富了传统唐卡的叙述方式;没骨法等水墨技法与线条结合、兼工带写的造型语言改变了传统绘画单线平涂的造型模式,丰富了唐卡的造型语言和技法。作者认为,这种创新使日益程式化、逐步僵化的藏传佛教传统艺术充满了生气和活力,闪耀出人文主义的光芒。

杨清凡《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门塔阿閦佛净土壁画初探》(《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藏汉文本与图像比对分析,认为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门塔阿閦佛殿壁画所描绘的是阿閦佛东方佛国妙喜净土,其中所绘场景与《阿閦佛国经》藏文译本内容完全相符。探讨这一图像题材、文本及相关思想的传播与影响,对目前较为欠缺的藏传佛教中净土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王瑞雷、任赟娟《托林寺迦萨配殿药师图像重构——兼议13—15世纪西藏阿里地区药师如来信仰与图像配置》(《敦煌研究》第2期),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艺术史学者黛博拉·克林伯格·塞尔特教授早年论文《斯比蒂河谷中的唐卡绘画传统》中所引用盖尔西于迦萨殿拍摄的两张照片入手,结合西藏西部阿里地区13—14世纪前后的桑达石窟、帕尔噶尔布石窟以及羌衮巴石窟中的药师如来壁画,深入讨论了迦萨殿外围配殿原药师如来殿的图像构成与年代、该题材在13—14世纪阿里地区的图像配置和信仰等问题。

梁云云《阿里普兰细德拉德寺侧殿壁画辨识与分析》(《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对细德拉德寺现存旧壁画及题记进行图像识别。作者认为,阿里普兰细德拉德寺侧殿壁画主尊上师属于萨迦道果传承,主尊之上的大成就者传承则是依据萨迦派记述的胜乐金刚坛城仪轨的梵文续部《如意轮总持经》。作者在考证壁画绘制年代及供养人时,发现两位16世纪细德僧曾远赴萨迦都却拉章学法,据此认定该寺侧殿壁画为16世纪萨迦俄尔派在西藏西部传播道果教法的力证。

董晓荣《阿尔寨石窟第31窟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图像研究》(《西藏研究》第6期),通过对阿尔寨石窟第31窟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图、汉传佛教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图像和藏传佛教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阿尔寨石窟第31窟壁画中的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图像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进而认为阿尔寨石窟第31窟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图像的头部排列样式应是藏传佛教系统样式。文章认为,从阿尔寨石窟第31窟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的服饰特点、所绘蒙古族供养人服饰特点、所绘幞头等特征来判断,此观音像的绘制年代应是北元时期。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