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西藏寄宿制教育必须点赞

发布时间:2023-08-19 16:09:00 | 来源:统战新语 | 作者:中国西藏网 | 责任编辑:

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那里地域广阔、山高路远、人口居住分散。据统计,西藏自治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在西藏某些偏远地区,学生去上学下学回家极不方便,为了让适龄孩子获得教育,地处偏远的家庭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努力。面对这样的困难,西藏自治区政府顺应群众意愿,在部分农牧区学校实行寄宿制,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安全便利条件,满足家长学生的合理需求。 

在西藏,实行学校寄宿制是多赢的局面。对学校而言,学生集中在一起便于教育教学管理。对家长来说,寄宿制带来诸多便利,减轻了每日接送孩子、操劳孩子吃穿用等生活负担。对学生更是收获满满,寄宿制不但减少了家校之间往返的辛苦奔波,能够安心学习,而且更能培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在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中,培养同学间的感情,产生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可以讲,寄宿制教育解决了西藏农牧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提高了西藏各族群众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教育是西藏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旧西藏没有什么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占人口95%的农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现在西藏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各族人民受教育权得到充分保障。目前,西藏实行了15年公费教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双语”教学体系,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兴办,更是符合雪域高原的环境特点,满足了农牧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孩子们享有更高质量教育的权利。这十余年来,西藏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念,教育保障水平显著增强。据了解,2012年-2021年,国家对西藏教育财政投入累计达到2154亿元;8次提高教育“三包”标准、年生均经费标准达到4200元;学生资助政策达到40项,实现各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累计落实资助资金301亿元,受助学生达到1697万人次。 

我们以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嘎拉乡中心小学为例,了解西藏寄宿制教育发展建设情况。嘎拉乡中心小学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南50公里处,是一所边境乡村中心小学,始建于1976年。学校占地面积16004平方米,建筑面积 4637平方米。现有6个年级和12个教学班,在校生347人,其中享受“三包”政策学生340人,入学率达到100%。 

该校在校园建设和学生品德素质培养方面加大力量,不断优化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针对实行的寄宿制教育,制定实施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首先,在校园安全方面,加强门卫管理,实行24小时无缝隙式管理,对于进入学校的家长及办事人员实行严格的实名登记制度,定期对整个校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第二,在食品安全方面,要求“三包”饭菜质量达到科学膳食、营养均衡、花样丰富、饭菜可口标准;制定规范的文明卫生就餐制度。第三,在课外阅读方面,学校定期开放校园阅书室,每周开放班级星星图书角;还可以通过借阅方式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最后,在课外活动方面,学生在校除了课堂、自主学习之外,还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参加体育、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艺术节活动等多项内容。 

这样一所中心小学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满足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使得孩子们能够健康茁壮成长。正如该校一位家长所讲,“我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伙食很满意,饭菜质量达到营养均衡、品种多样,饭菜可口,在家里是达不到学校这样的标准”。 

从总体看,西藏教育事业不负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例如,在某些地区开展的寄宿制教育,已经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选择之一。

(来源:中国西藏网,作者:王东)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