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扎·索南周扎:深化青藏高原民族建筑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23 18:59:00 | 来源: | 作者:马扎·索南周扎 | 责任编辑:

编者按:8月14—16日,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主题是“藏学的繁荣发展与开放的西藏”。开幕式上,7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整理刊发部分开幕式主旨发言稿,与大家分享交流。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青藏高原各民族不断交融发展,与内地的交往交流交融也持续不断,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居是文明的载体。青藏高原是具有显著人居环境分布和特色人居文化积淀的极限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建筑是中国本土建筑体系中山地建筑的杰出代表、石构建筑的特色构成,是繁衍生息于青藏高原的藏族、汉族、羌族、蒙古族、土族等多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发展实践的创造。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民族以山地为蓝本、以石木为材料,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深邃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生态智慧,创造出具有纵向雕塑美感、独特自然气质、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体系,与东部广袤平原、农耕文化背景下,具有张弛之美、讲究厚重伦理、蕴含审美意蕴的特色建筑相得益彰,共同彰显着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源性、丰富性、多样性。

深入研究青藏高原民族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青藏高原民族建筑是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智慧。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绿色基因,对于推动青藏高原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节能发展,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具有重要意义。要立足青藏高原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推进现代人居生态技术实践,探索具有本土特色、彰显中国智慧的极地人居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其次,深入开展青藏高原民族建筑研究,有助于厘清各民族建筑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路径,分析和研究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体系形成的内在规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支持。要着力研究中华文化在青藏高原民族建筑中的体现,总结历史经验,为在城乡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增进文化认同提供参考和借鉴。

(来源:《中国民族报》2023年8月22日第5版;作者马扎·索南周扎,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