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藏学会】邓昶:西藏文化及交流研究组总结汇报

发布时间:2023-08-28 20:08:00 | 来源: | 作者:邓昶 | 责任编辑:

编者按:8月26—27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藏学研讨会在西安举办,此次研讨会以“新时代、新征程、新西藏”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的8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研讨会根据青年学者提交论文的学科分类分为4组,于26日至27日进行分组讨论。在27日举行的闭幕式上,各组代表分享交流研讨体会。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整理刊发有关发言内容,与大家分享交流。

【作者简介】邓昶,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次参加全国青年藏学研讨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不仅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同行,还聆听了大量精彩的报告,带给了我很多新启发、新思考,真是不虚此行。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想谈三点参会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本届研讨会产出了一批高水平、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以我们西藏文化及交流研究组为例,这两天共有13位青年学者分享了各自深耕领域的研究成果,有新材料、新发现、新观点。比如:拉萨市设计院的尕藏本老师运用藏文史籍的记载,结合考古发现,对比分析了阿里古格初期的寺院建筑与吐蕃时期卫藏的城堡及寺庙建筑的渊源关系;陕西师范大学的王含章老师依据相关文献,结合在甘青涉藏地区的田野调查资料,梳理并分析了五守舍神的名称及其形象。中央民族大学的侃珠措博士基于果洛莫坝部落的田野个案,揭示了20世纪青藏高原传统游牧部落权力结构的变迁逻辑。中国藏学出版社的朝告才让老师,对藏族水文化相关的仪式及其功能作出了深入的分析。浙江大学的陈舒怡博士,基于文献史料和图像遗存,勾勒了狮吼观音在教派中的传承脉络与其图像东渐的传播路径。青海民族大学的久西杰老师,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回答了藏语中pa、ba类词缀的分布、语法及语义功能等方面问题。

第二个感受是藏学研究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出成果。这是我听了很多优秀同行的报告分享后最大的感受。从事藏学研究,需要懂的知识太多,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献学、民俗学、考古学、艺术学、民族学和自然科学等,还要懂至少藏、汉两门语言,甚至英语、日语、法语等也要懂一些。更重要的是,还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因为哪怕一个人名、一处地名,在文献或方言中都可能存在多种表述或存在不同的翻译,对于这种情况,如果静不下心去仔细甄别,就很难搞清楚、弄明白。我本人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西南边疆与民族村落文化,近年来主要侧重于汉藏工艺文化关系的研究,我所从事的研究虽然离不开考古发现、文献史料,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深入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走村串户,跟当地的手艺人交流访谈、采集数据等。我从事学术研究最大的感受是,做学问很难,但用一句湖南话来说,只要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我们还是可以有新发现、出好成果。

第三个感受是在交流分享中,与会学者们增进了了解、收获了友谊。感谢 科研业务办公室、 青年藏学会、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同行一起学习和交流。近日西安阴雨绵绵、气温骤降,但这也让我们所有与会学者在切磋学术之余,于风雨同舟中收获了友谊。未来,欢迎大家有机会,到美丽的星城长沙,岳麓山下的中南大学做客。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