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首届西藏历史文化论坛暨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论坛由 历史研究所主办,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西藏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和“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近60人,围绕“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主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 党组书记陈宗荣、总干事郑堆、副总干事李德成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是历史研究所贯彻落实藏研中心党组关于加强研究所充分发挥作用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横向破圈、纵向贯通”而创建的学术交流平台。首届论坛以藏研中心总干事郑堆研究员主持的、历史研究所主要承担的“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课题为主题,由论坛开幕式、大会报告和论坛闭幕式三部分组成。开幕式、闭幕式由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班玛更珠主持。
郑堆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特质、形态与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相关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人类开始在高原活动到公元7世纪中叶正式创制藏文,高原先民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人群的融合,开拓了生活的土地,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古代中国疆域的开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梳理西藏早期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西藏早期文明的本质特征和丰富内涵,阐述西藏早期文明与周边地区特别是祖国内地的联系,论证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指出,加强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有利于捋清西藏文明的起源,进一步明确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益于认清西藏文明的本质特征和丰富内涵,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助于了解西藏文明与相邻地区文明的内在联系,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内部自古以来的交往交流交融,既创造了西藏的早期文明,也是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的中华文化得以形成、发展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揭示和阐述这种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西藏早期历史文化的认知,加大文物保护和资料挖掘力度,对培养专业人才,推进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三场大会报告中,与会学者围绕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中的重点议题如西藏高原古环境和古人类迁徙、青藏高原考古新发现、西藏地方早期部族间的互动与交流、早期西藏的历史与文化等内容,多角度、多方位展开交流研讨。
第一场报告有8位学者进行了成果分享。中央民族大学丹珠昂奔教授《关于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四川大学霍巍教授《西藏带柄铜镜的东西两系及其文化传播与交流》从新发现的西藏带柄铜镜东、西两系的提出与认定,论证了史前族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南开大学意西微萨•阿错教授《藏、汉语言的早期历史联系》从语言学视角,着重讨论原始藏语与原始汉语之间的早期历史联系。 张云研究员在《中华民族整体史观视域下的青藏高原早期邦国文明》的报告中,从青藏高原地区的早期邦国及文明、早期邦国文明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吐蕃王朝对青藏高原邦国文明的整合、后世文献对西藏早期文明的再构建等方面,论证了中华民族整体史观视域下对西藏早期文明的新认识。兰州大学阿旺嘉措教授《从敦煌文献看吐蕃时期的民间信仰》从敦煌文献中的宗教文献入手,探讨了吐蕃时期藏族民间信仰所受苯教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黄维忠教授《以父为天:敦煌藏文词汇ཕྱྭ(phywa)字语源初探》报告尝试用语言学方法,综合汉文、藏文文献及八思巴字等文献,讨论吐蕃藏文文献中出现的ཕྱྭ(phywa)的多种语义及其意义演变。 冯智研究员《藏北古建筑遗存及其所含早期文明史迹探析》考察了藏北古建筑遗存所蕴含的早期文明内涵属性、演进程度以及早期部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迹,并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探析意义提出建议;阿音娜研究员《日本学界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概况》从象雄、苏毗、雅隆(吐蕃)等早期文明的名称地望、象雄语及苯教文献研究、敦煌古藏文文献的新利用等三个方面汇报了日本学界有关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的概况。
第二场报告有6位学者发言。青海师范大学侯光良教授发表《青藏高原的早期人类活动》介绍了在青藏高原最新的旧石器时代遗迹与发现,并聚焦新石器时代高原人类的扩散与汉藏语系的形成,揭示了早期人类进军高原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西藏民族大学余小洪副教授《螺钺镜:高原丝绸之路上珍稀物品的流通与文化交流》从螺钺镜等高原丝绸之路上珍稀物品的流通与文化交流的视角,结合古DNA等科技考古成果,提出“高原丝绸之路”上珍稀物品的流通当与古代人群的迁徙有密切关系。西藏大学阿贵副研究员《有关吐蕃小邦的其他史料——以新发现藏文史籍〈王统日月宝串〉为中心》在梳理有关吐蕃小邦之藏文史料的基础上,对近年新发现的藏文史籍《王统日月宝串》所载吐蕃小邦史料进行了简要分析。 班玛更珠研究员《对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中几对关系的初步思考》尝试从西藏早期文明与中华文明、西藏早期文明与象雄文明、西藏早期文明与苯教文明、西藏早期文明与外来文明等几对关系的对比研究入手,揭示西藏早期文明本身是中华文化一部分的本质,论证其具有的本土性、多元性、区域性和多样性文化特征;梁俊艳研究员《早期西藏西北地区文明与昆仑文化之间的联系》考察了昆仑文化与西藏西北地区文化的密切联系;邱熠华副研究馆员《西藏中部腹心地带的早期文化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对考古学上的“西藏中部腹心地带区域类型”进行了考古学资料梳理,并讨论了其与周边文化的交往与联系。
第三场报告有5位学者发言。西藏文物考古研究所夏格旺堆研究员《象泉河流域最早的居民及其社会生活图景——以格布赛鲁墓地考古为中心》提出,格布赛鲁墓地是迄今所知象泉河流域、乃至阿里地区最早的古墓葬遗存,也是畜牧狩猎人群在象泉河流域生产生活的最早证据。报告以格布赛鲁墓地发掘的考古资料为中心,简要介绍象泉河流域最早的居民及其生产生活图景,以及社会历史变迁的概况。中央民族大学杨毛措副教授《社会和自然:古藏文吐蕃赞普传记中的二元修辞》旨在基于修辞视角和微观个案,探讨古藏文吐蕃赞普传记对认识西藏早期文明景观和吐蕃历史文化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仝涛研究员《青藏高原北部吐蕃时期的大型墓葬》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考古发掘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的观察和分析,试图探讨不同墓葬的族属特征和具体文化表现形式,分析其所反映的吐谷浑与吐蕃的历史关系,以及青海丝绸之路上跨区域文化交流的相关问题。 三木旦研究实习员《吐蕃赞普尊号“ལྷ་སྲས”一词考辨——敦煌古藏文文献与吐蕃金石文献为中心》讨论lha-sras这一特殊尊号及其相关问题;魏文副研究员《从气候变迁角度谈青藏高原文明的兴起》提出在历史阶段的特定时代里气候的波动式变迁导致农牧业生产能力的升与降,直接影响了高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变迁和历史走向,报告对这一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初步的思考。
李德成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本次论坛是历史研究所继所内学术交流平台“金鬘——学术讲坛”和理论学习平台“求真——经典学堂”之后,创办的又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旨在进一步增强对外学术联系,扩大朋友圈,助力藏研中心履行牵头协调全国藏学研究职能。经过一天的思想碰撞、成果展示和学术交流,首届西藏历史文化论坛暨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取得预期效果,获得圆满成功。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这一主题,共发表19份报告,既有理论探讨,也有考古发掘个案、文献新发现,成果丰硕。本届论坛的举办,有利于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提高学界和社会各界对西藏早期文明的关注。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做好藏学研究尤其是西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二是要积极作为,为中国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要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西藏早期文明的本质特征和丰厚内涵,阐述西藏早期文明与祖国内地文明的内在联系,增强西藏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