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著名藏学家、 (以下简称“藏研中心”)历史研究所原研究员邓锐龄先生追思会在京举行。追思会由藏研中心总干事郑堆主持。藏研中心党组书记陈宗荣、副总干事李德成,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邓锐龄先生家人及生前好友等嘉宾近40人以线下线上方式参加追思会。
举办这次追思会,旨在对邓锐龄先生表达深切的敬意和怀念,回顾邓锐龄先生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邓锐龄先生的治学精神。
藏研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云发言,从邓先生的学术研究担当,文史兼修、澄明通达,引领历史研究所承担的重点课题,关怀培养年轻人学术成长,分享做人道理、强调德才兼备等五个方面表达了对邓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他表示,邓先生是历史研究所良好学风的奠基者,要传承邓先生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喜绕尼玛通过回忆自己与邓先生相识相交的经历,用生动的事例表达对邓先生治学严谨的敬仰和提携后辈的感激,通过讲述邓先生与柳升祺先生亦师亦友、相互关爱的忘年交轶事,表达对邓先生高尚人格魅力的折服以及老一辈学者脚踏实地、求真求实科研精神的崇敬。
著名藏学家柳升祺先生的女儿柳晓青女士通过讲述邓先生与其父交往的细节,以及在翻译出版其父与沈宗濂先生合著《西藏与西藏人》过程中邓先生给予的种种支持,表达对邓先生的无限追忆。她表示,邓先生用自己的所学所为慷慨回馈社会,他硕果累累的学术生涯给大家留下了令人尊敬的印象,我们永远怀念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攀在发言中表示,邓先生对中国边疆研究所的前身——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的建立和早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邓先生钟爱学术研究工作,做人实实在在,我们一方面深切地缅怀他,另一方面也要铭记他做人、做学问的精神,以他为榜样,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赵云田回忆与邓先生的交往细节以及邓先生的治学成就,表达了对邓先生关爱后学的崇高品德以及视野开阔、精深治学的学术造诣的敬仰。他表示,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先生关爱后学和精深治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邓锐龄先生的女儿邓慰女士代表家属进行发言,对参加追思会的各位领导、同事、亲朋好友表达真挚的感谢。她表示,父亲学识渊博、通古博今,治学严谨、宽厚待人,善良仁慈、淡薄名利,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做到了“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她通过追忆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向大家讲述了邓先生不仅是一位令人景仰的学者,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慈父。
在自由发言环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岩,中国社会科学院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厉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孙宏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黄维忠,复旦大学教授达力扎布,藏研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梁俊艳等多位专家学者踊跃发言,追思与邓先生的交往故事,讲述邓先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精深的学术造诣,表达无尽的敬仰和深切的哀思。
陈宗荣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邓锐龄先生光辉的一生。他指出,作为藏学界的前辈,邓先生对藏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人才培养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值得我们藏学工作者学习和铭记。我们要学习邓先生矢志不渝、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热爱祖国、心向人民的高尚情怀,坚持真理、严谨治学的务实学风。他表示,邓锐龄先生的逝世,是我国历史学界和藏学界的重大损失,斯人已逝,风范犹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希望藏学界各位同仁牢记先生教诲,共同努力为我国藏学研究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郑堆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达感谢。他表示,大家的发言情真意切,既表达了对邓先生学术造诣和崇高品德的敬仰,也表达了对邓先生仙逝的无限追思。邓锐龄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传承先生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我国藏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为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