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下午,在杭州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的“第八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西藏图书馆,以及美国莱斯大学、德国柏林洪堡论坛、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美国新伦敦康涅狄格学院、新德里国际印度文化学院、法国巴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等国内外各大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分享了他们的学术报告。
会场掠影
现场互动
第二场报告目录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吐蕃时期佛教摩崖造像的新认识(张长虹)
西藏芒康县查果西沟B点、崩隆达、纳日贡摩崖造像考古调查报告(赤列次仁)
云南毗沙门天王信仰和图像与于阗、敦煌、中原、吐蕃和印度之关系(杜鲜)
吉隆县强准祖拉康尼泊尔铭文的新发现及研究(杨清凡)
供养中的喜马拉雅宇宙观:纽瓦尔与藏地在佛教资粮曼扎中的艺术、实践之比较(艾瑞克·亨廷顿)
吐蕃时期的毗卢遮那造像——试论早期藏传佛教艺术中的救度主题(廖旸)
观音救济与亡灵超荐——托林寺迦萨殿东北角T.50号佛塔壁画研究(王瑞雷、张建林、哈比布)
历史的记忆:大昭寺鎏金马首银壶的图案与文献钩沉(那尕才让)
夏鲁寺二层西侧转经道壁画的年代与题材分析(贾维维)
从图像和文字双重史料看元明之际十六罗汉和药师信仰的交涉(魏文)
西夏“上师赞”文献与图像的关系(索罗宁)
噶译师讯奴伯和大黑天教法在西夏的传播(侯浩然)
无上瑜伽部五方佛坛城与青色蒙古(乌云毕力格)
元刊藏文文献佛像插图研究(乌日切夫)
宋元时期杭州飞来峰塑像与多民族文化交流(尼玛拉·莎玛)
藏文《度量大范画·智者心怡》相关历史考(达尔文·尼夏)
俗具与法器:藏地眼罩考(王传播)
万喇建筑群的形成:14世纪拉达克的供养人与画师关系网(尼尔斯·马丁)
门神护持:拉达克上部吉芒地区萨迦寺入口处的天王(杰拉尔德·科齐茨、罗迪)
西藏阿里札达县芒扎石窟壁画辨析与年代新考(多杰仁青)
西藏西部卡孜河谷帕尔嘎尔布石窟新解(康柏娜)
对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所成之泥金写本《吉祥各佛拥护总轮》的探讨(刘国威)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吐蕃时期佛教摩崖造像的新认识
张长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部不断有新的佛教摩崖造像发现,发现地点仍集中于以往发现吐蕃摩崖造像之地,但在题材上多次出现了文殊、普贤的形像;在造像样式上,也多次出现着蕃装的人物形像。发言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对这一地区吐蕃时期的佛教艺术及其文化面貌展开论述。这些新材料的出现,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这批吐蕃时期的佛教摩崖造像提供了新的材料,也引发了新的思考。
西藏芒康县查果西沟B点、崩隆达、纳日贡摩崖造像考古调查报告
赤列次仁(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在2021年开展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工作当中,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芒康县文化局以及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调查小组对地处西藏东部的芒康县三处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与登录,将所发现的三处摩崖造像分别命名为查果西(Brag sgo shod)B点、崩隆达(Mar lung mda')和纳日贡(Nags ri sgang)摩崖造像。报告人通过造像特征的比较,确认当中的10尊佛教造像具有显著的吐蕃佛教造像风格。三处遗迹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吐蕃佛教造像的空间分布、艺术传承以及思想传播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云南毗沙门天王信仰和图像与于阗、敦煌、中原、吐蕃和印度之关系
杜鲜(云南大学副教授)
毗沙门以单尊供奉和作为四大天王组合之一的两大系统并行,主要受到自于阗发展起来的敦煌和中原内地的影响,经由长安、四川等地传来。此外,结合传承至今的毗沙门民俗信仰和民间口头传统,相关图像还反映出于阗、敦煌的影响和藏地的因素亦因吐蕃在西域、河西走廊和滇西北的扩张而经由青藏高原传入云南。与印度波罗艺术直接相关的毗沙门图像因素在云南也有反映。云南毗沙门图像和信仰显示出突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蕴含特定历史情境下多渠道影响跨大地域范围传播到云南后共存、交织、融合和创新的丰厚历史信息,在亚洲毗沙门信仰体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吉隆县强准祖拉康尼泊尔铭文的新发现及研究
杨清凡(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教授)
2017年7-8月,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四川大学联合进行“高原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蕃尼段文物调查”期间,在吉隆县强准祖拉康发现了一则尼泊尔语铭文,铭文保存基本完好。这则题记应为目前在西藏发现的最早的尼泊尔语铭文,资料目前尚未正式公布。有关尼泊尔语碑铭题记在西藏的遗存此前的发现与关注极少,这类新材料的发现为高原丝绸之路“蕃尼古道”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对历史上中国西藏与尼泊尔之间文化交流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供养中的喜马拉雅宇宙观:纽瓦尔与藏地在佛教资粮曼扎中的艺术、实践之比较
艾瑞克·亨廷顿(莱斯大学助理教授)
(Eric Huntington:Himalayan Cosmologies of Offering: A Comparison of Newar and Tibetan Buddhist Treasure Mandalas in Practice and Art)
将“喜马拉雅”一词用于描述一系列艺术作品可能被理解为创作者之间存在共同的世界观,这些世界观可能包含着许多不同的价值观与文化视角。发言人研究发现这一现象的两种喜马拉雅传统曼荼罗供养仪式分别源于纽瓦尔与藏地。每种仪式都根据相似的文本设有模拟宇宙的实物,但是对宇宙理解视角的体现过程有所不同。通过比较这两种模拟供养宇宙的物质文化和实践仪式,分析纽瓦尔和藏地在理解宇宙空间视角的异同与意义,以及理解仪式和艺术作品如何成为宇宙观视角的线索,其影响力可以与文本材料相媲美。
吐蕃时期的毗卢遮那造像——试论早期藏传佛教艺术中的救度主题
廖旸(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寻踪溯源藏传佛教中渡亡的图像主题,是不容忽视的研究角度。发言人就一佛八菩萨图像中的毗卢遮那以及以净诸恶趣系图像为例的其他语境中的毗卢遮那为主要切入点,对“胎藏大日”进行反思。吐蕃时期一佛八菩萨造像中的毗卢遮那多结定印,因此曾被判定为胎藏大日,以区别于结智拳印的金刚界大日如来。从佛教图像志发展历程来看,似不宜简单将胎藏与金刚界视为平行与对立;在藏传佛教语境中这一点尤为明显。吐蕃艺术中的毗卢遮那为重审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观音救济与亡灵超荐——托林寺迦萨殿东北角T.50号佛塔壁画研究
王瑞雷(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张建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哈比布(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党委副书记)
发言人基于199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对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古格王家寺院托林寺T.50号佛塔的发掘材料,在整理和辨识塔内壁画内容及图像构成的基础上,分析壁画的时代特征及其与中亚、丝绸之路敦煌的文化关联,并以壁画题材所据文本为切入点,从主旨思想、规格、造像题材与样式等方面条分缕析地讨论该塔所反映的思想功能。托林寺T.50号佛塔壁画的整理研究,为学界提供了在11世纪中晚期至12世纪初,以阿齐寺为中心、携有浓郁中亚元素的装饰及造像样式对古格佛教艺术的辐射与影响。
历史的记忆:大昭寺鎏金马首银壶的图案与文献钩沉
那尕才让(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拉萨大昭寺鎏金银壶的民族属性、历史产地及名称缘由至今没有统一的观点,近期又有多篇论文围绕其产自中亚、吐蕃或敦煌等地展开讨论,对相关问题众说纷纭。发言人通过分析考古出土及国内外收藏的隋唐骆驼俑驮囊上模印的酒神图形象,认为大昭寺鎏金银壶腹部的人物组合图像与“希腊酒神”题材密切相关,并且“反弹琵琶”图像与丝路上的粟特商人有着历史渊源关系。该银壶作为高原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物,其年代应当处于吐蕃经营西域丝路的鼎盛时期。
夏鲁寺二层西侧转经道壁画的年代与题材分析
贾维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研究员)
本次发言重点展示了位于夏鲁寺二层西侧转经道内的六铺壁画,并指出八塔变和弥勒下生经题材在夏鲁寺壁画中出现的契机或与元代汉地佛教艺术元素向西藏的强势输入、元代西藏开始大范围流行的转轮王观念有关。此外,七政宝、八吉祥两组图像在夏鲁寺壁画中出现的频率剧增,大量出现在壁面上的装饰边框之中,白居寺壁画深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装饰性,是为明清时期七政宝和八吉祥图像广泛流行、被视为装饰元素和吉祥纹样的序章。
从图像和文字双重史料看元明之际十六罗汉和药师信仰的交涉
魏文( 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发言人列举了西藏各地明代前期的石窟、殿堂和唐卡中十六罗汉与药师七佛为主的各种神祇的组合,从图像配置角度阐明十六罗汉在上述内涵的底层逻辑上又分别呈现出救度超荐、祛病延寿、忏悔罪业等不同的功能面向。最后,通过译释元朝纳塘寺主泽乌•扎巴尊珠的传记,发掘出其在元世祖和成宗宫廷中广行药师七佛和十六罗汉仪轨的历史故实,以此不但呼应了上述十六罗汉与帝王之间的母题和世俗功德的表述,亦可解释十六罗汉和药师二者的图像组合在元明之际颇为流行的文化现象。
西夏“上师赞”文献与图像的关系
索罗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研究通过将部分西夏文“上师赞”残片,如芷兰斋”介绍的“上师赞”、大英博物院Or.1230/533残片、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所藏Tang345 《大印究竟集记》封面中的残片,以及3817号《请诸佛》初步比较后发现,西夏同时流传最少两种“上师赞”文献脉络。同时存在上师名号不同转写并同一位上师偈颂不同内容等特色,证明西夏流传不同上师体系。如此不同体系是否与中亚流传藏传佛教不同的传承尚待考证。
噶译师讯奴伯和大黑天教法在西夏的传播
侯浩然(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
本次发言针对十二世纪藏传佛教高僧噶译师讯奴伯(1105/1110-1198/1202)的生平和作品展开。该上师曾前往印度求法,在印度游历和学习了十三年之久。回到藏地后,他在康区和安多传法数年。研究以噶译师的生平传记和黑水城出土文献为基础,旨在重构他在印度学习和藏东传法的经历,分析黑水城文献中发现的归在他名下的教法文本,以此探讨他对大黑天信仰在西夏传播的影响。
无上瑜伽部五方佛坛城与青色蒙古
乌云毕力格(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蒙古历来尚白,但俺答汗时期突然“变色”,成为“青色蒙古”。世界被划分为“五色四藩”,青色蒙古居于中心,俺答汗的都城被称作“青城”(库库可屯)。蒙古历也开始用五色表示天干,如“库克-莫林-济勒”(青马年)即甲午年。发言人指出,五色四藩”概念出现在16世纪后半叶,它的出现与藏传佛教第二次传入蒙古有关。五色来源于五方佛的颜色。青色蒙古的说法起源于蒙古对密宗金刚乘无上瑜伽部的信仰。
*图为乌云毕力格教授的学生代为发言
元刊藏文文献佛像插图研究
乌日切夫(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本次发言主要介绍了西藏发现的几部元刊藏文文献和雍宫发现的两部元刊藏文文献以及尼泊尔发现几部元刊藏文文献的发现过程,文献基本信息和版印插图等情况;经过比较其多种文字文献版印插图,论证了元刊蒙藏佛教版画是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晶,并认证了元刊藏文文献对明、清两代宫廷刊印各版本《大藏经》的插图风格和版式的影响。
*图为乌日切夫教授的学生代为发言
宋元时期杭州飞来峰塑像与多民族文化交流
尼玛拉·莎玛(新德里国际印度文化学院副主任、教授)
(Nirmala Sharma:Feilaifeng Sculptures and Multi-Ethnic Cultural Exchanges in Hangzhou during Song and Yuan Dynasty)
发言人详细讨论了宋元时期杭州的民族文化交流和贸易并对飞来峰上的25件雕塑及其独特属性进行了辨认。这些雕塑将信众的心灵从这个世界引向上方的世界。这是一次从时空世界到最高形而上世界的旅程。印度灵鹫山与中国飞来峰的不同之处在于,飞来峰这里有位于壁龛中的雕塑,而灵鹫山则以洞穴为居所。它就像一个画廊,人们在这里朝拜神灵,就像善财寻求华严要义的朝圣之旅。
藏文《度量大范画·智者心怡》相关历史考
达尔文·尼夏(西藏图书馆古籍部馆员、主任)
17世纪末由第斯•桑杰嘉措(1653-1705)主持绘制编纂,并以其天文历算学力作《白琉璃》之诠释《白琉璃•除锈》(The Vaidurya g.ya' sel of sDe srid Sangs rgyas rgya mtsho)中相关造像学度量理论为蓝本,组织著名宫廷绘画大师和书法名家精诚合作、精心绘制完成的一部身、语、意造像学规范化巨著。近些年来国内相关研究工作处于滞后阶段。本次汇报及后续研究成果为促进全面、科学、公正、严谨地研究、考证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历史,为各学科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做出了巨大努力。
俗具与法器:藏地眼罩考
王传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在现代护目镜传入藏地之前,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人们已有佩戴眼罩抵御雪光及强光的传统。在藏地传统眼罩的发展历程中,藏地民众对此类用具的认知,却并非仅限于遮光护目之实用功能,而是根据所涉人群的差异,形成了对护目具的俗具和法器的两种不同属性的判识。本次汇报主要是对藏地传统护目具:孔网眼罩(mig ra)和熊皮眼帘(dom ra)的考察,希望探明护目具在早期藏地社会的宗教意义及其演进历程。
万喇建筑群的形成:14世纪拉达克的供养人与画师关系网
尼尔斯·马丁(法国巴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Nils Martin:The Wanla Group of Monuments in the Making: A Network of Patrons and Painters in 14th Century Ladakh)
本研究为对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拉达克地区(印度)13世纪中叶至15世纪晚期绘制的30多座寺庙、石窟和佛塔等壁画遗址艺术史研究进行的首次深入尝试。该研究特别考察了十几个古迹,这些古迹的壁画可以追溯到14世纪,它们在图像和风格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群体。发言人通过几个精选的实例介绍这组壁画创作背后的赞助人和画家网络。
门神护持:拉达克上部吉芒地区萨迦寺入口处的天王
杰拉尔德·科齐茨(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建筑史学家)
罗迪(美国新伦敦康涅狄格学院助理教授)
(Gerald Kozicz,Di LUO:Guardians of the Gate: The Heavenly Kings at the Entrance to the Sakya Temple at Skidmang, Upper Ladakh)
不同于早期寺院内部以大黑天作为神圣空间的护法,在吉芒可以发现此处以大威德金刚和四大天王作为守护者。这里的四位天王中,毗沙门天被呈现为首要人物,在大小和位置上与大威德金刚形成对称。除身量较大外,艺术家还添加了对他所在周身壁画空间的详细描绘。这样复杂的构图可见于北京居庸关云台过街塔。发言人首先讨论吉芒寺内的壁画,然后将其与居庸关云台过街塔内的石雕形象进行比较,并指出这两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源于萨迦派的活动。
西藏阿里札达县芒扎石窟壁画辨析与年代新考
多杰仁青(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研究生)
通过逐一辨识和分析芒扎石窟的壁画图像、翻译和释读题记内容,本研究认为该窟应凿建于古格王赤·南喀旺波平措德(ཁྲི་ནམ་མཁའི་དབང་པོ་ཕུན་ཚོགས་ལྡེ། 1396-1467)时期的火猪年(即1467),且壁画题记明确表示了师承像为希解派创始人帕·当巴桑杰(ཕ་དམ་པ་སངས་རྒྱས།?-1117)一脉。从而可知希解派在15世纪中后期依然在阿里地区进行传播和发展。这一发现不仅使得芒扎石窟成为断代西藏西部壁画的重要依据,还有力证明了希解派于15世纪中后期在阿里地区传播和发展的事实,对于研究希解派教派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关键的实证。
西藏西部卡孜河谷帕尔嘎尔布石窟新解
康柏娜(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Bernadette Broeskamp: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r rdzong cave in the Kha rtse valley, Western Tibet)
近来,欧洲和中国的一些学者对帕尔嘎尔布石窟的壁画和题记进行了讨论,但没有人尝试分析该洞窟独特的图像学概念,发言人指出,这一概念为我们理解其特殊的政治功能提供了线索,并论证了该石窟可追溯到藏西古格王朝格扎巴德(Grags pa lde,1230-1277)统治时期,其目的是使王权和权威合法化。
对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所成之泥金写本《吉祥各佛拥护总轮》的探讨
刘国威(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研究员)
「护轮」(srung‘khor)于藏传佛教中颇常见,不论是用于灌顶法会、配戴护身、或是风马旗上,但一般均为雕版印刷,少见以手写流传,遑论泥金形式。本研究主题中的汉文目录,明显译自藏文,从其翻译用词可确定是明代作品,如「拥护轮」、「狱帝主」、「集主」、「马项」等;而从部分咒轮中心的记述,常见「大明皇帝法王胜喜金刚」(tai ming gong ma chos rgyal mchog tu dga’ ba’i rdo rje)一词,且十一月初三为明宪宗寿辰,推测此套「拥护轮」应是为宪宗祝寿祈福而作。
*本综述根据发言者提交的论文摘要与现场报告整理,未经发言者审阅,仅提供初步资讯,敬请期待会议论文的结集出版。 副研究员魏文、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骆如菲、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贾维维、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吕庆宇和王新宇提供照片,谨致谢忱。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