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2日上午,在杭州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的“第八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高丽大学、鲁宾美术馆、克利夫兰美术馆等国内外各大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分享了他们的学术报告,展示了西藏考古与艺术领域的新材料、新方法与新观点。
会场掠影
第三场报告目录
当传统遇上现代:以修复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 13世纪绿度母唐卡为例(萧依霞)
西藏唐卡传承人口述史田野工作中的深度访谈法探讨(刘冬梅、金雨)
布达拉宫“营造法式”:红宫平面设计图的初步解析(多吉平措)
西藏阿里日土宗遗址建筑空间初探(李亚忠)
喜马拉雅艺术项目:将西藏和喜马拉雅艺术融入亚洲教学的资源(杜凯鹤、周文欣)
四川省马尔康市康山寺佛塔壁画调查报告(李勤学)
达律王府佛堂壁画辨识及初步研究(练梦颖)
德格县汪堆寺百柱殿壁画初探(姚瑞怡)
毁于1841年的卡尔东诸王皇宫(房建昌)
拉萨祈愿大法会对八廓古城形成的影响考释(完么东智)
藏传佛教丧葬订件:对俄尔派神圣艺术分类的初次尝试(约格·汉姆贝尔)
木斯塘强巴寺第三层壁画的初步探究(陈秉扬)
尼泊尔木斯塘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调查与数字化研究(何捷、谢霖、骆宏鹏)
藏族“匝嘎利”(tsa-ka-li)与纳西东巴“孜噶勒”(zzee-ka-leiq)比较研究(木仕华)
晚清西藏入贡贵族世系考——以台北故宫藏半宝石数珠进贡者为例(赖依缦)
清宫玉质铃杵(林欢)
转轮圣王的多宝阁:清代帝后陵寝隆恩殿仙楼的神圣化改造(王彦嘉)
收藏、保存与忽视:韩文化财团与和庭博物馆藏品概览(金汉雄)
当传统遇上现代:以修复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 13世纪绿度母唐卡为例
萧依霞(克利夫兰美术馆文保部高级修复师)
(Ika Yi-Hsia HSIAO: When Tradition Meets with Modern:Study on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o Conserve and Mount Thangkas using a 13th century Green Tara Thangka collected in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as an example)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绿度母唐卡》在从织物支架上脱落后就一直以现代方式陈列在画框中。发言强调了对唐卡格式的关键修改。这一修改包括用"鱼尾"丝绸边框取代现有的西式边框,并将其调整为悬挂式。开窗式的衬底形式还可以让人看到画作的背面的题记。重新装裱绿度母唐卡的过程力求恢复其传统的原始悬挂结构,应与其原作的完整结构保持一致。这将为这幅极其重要的作品带来更大的存在感和真实性,并使其符合当前保护的最佳实践。
西藏唐卡传承人口述史田野工作中的深度访谈法探讨
刘冬梅(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
金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关注作为西藏艺术实践核心群体的唐卡传承人成为人类学研究西藏艺术的一个重要维度。长期跟随嘎玛德勒、丹巴绕旦、平措伦珠等唐卡传承人学习唐卡技艺,参与了西藏卡朵绘画世家、艾措堆康桑绘画世家、勉冲平康绘画世家、昌都嘎玛乡唐卡画师家庭口述史的研究,发言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图像描述法、技艺讲解法、场景回忆法、多维叙事法、学术对话法等五种深度访谈法,切入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论的探讨,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田野工作。
布达拉宫“营造法式”:红宫平面设计图的初步解析
多吉平措(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副研究馆员)
17世纪晚期,实施布达拉宫红宫修建工程时,绘制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平面设计图纸。红宫平面图纸对红宫修建工程中总体建筑样式的勾勒、建筑细部的精准把控和施工材料的选用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与《五世灵塔殿志》《布达拉宫红宫房屋册》等一同成为研究布达拉宫建筑的第一手材料。对布达拉宫建筑基础结构研究,建筑本体的预防性保护和日常修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西藏阿里日土宗遗址建筑空间初探
李亚忠(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助理馆员)
日土宗是甘丹颇章政权管理西藏西部边境地区,通过噶尔本体制设置的一处基层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筑遗址。该建筑群建造之初有明显的前期规划痕迹,建筑功能划分清晰且建筑布局紧凑合理。既能满足处理政务的行政功能,又具有简单的礼佛宗教功能,同时还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日土宗遗址的建筑布局反映了在17世纪末至19世纪,西藏阿里地方行政管理的政教合一特点,以及中轴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理念。此外,日土宗建于高地的位置特点和地垄式监狱,以及围绕在整个宗山建筑群外围的碉楼则说明它自身具有一定的军事防御功能。
喜马拉雅艺术项目:将西藏和喜马拉雅艺术融入亚洲教学的资源
杜凯鹤(鲁宾美术馆高级主管)
周文欣(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艺术史副教授、本科生研究室主任)
Karl Debreczeny, Wen-shing CHOU: Project Himalayan Art: Resources for Integrating Tibetan and Himalayan Art into Teaching on Asia
鲁宾美术馆新上线的喜马拉雅艺术项目具有人文学科顾问团队及展览顾问团队,包括各学科的高校教师及教授此类传统文化的各领域专家。这是一个关于亚洲文化教学的教育资源平台。此方案为求解决此类艺术文化及其介绍性资源在教学中的缺失。综合来讲,此项目包括三个方面:广泛可及的出版物、可自由获取的线上资源以及巡回展览。
四川省马尔康市康山寺佛塔壁画调查报告
李勤学(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康山寺佛塔位于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康山乡。由壤塘措尔基寺一世活佛措尔基·嘉瓦桑布(1419-1482)创建。从壁画题材中可以窥见其独有的福寿观念。其密集的佛塔表现形式推测是受西藏地区108佛塔信仰体系的影响。是阿坝州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108佛塔信仰的实物。该佛塔壁画进一步丰富了研究觉囊派东传后至多罗那他中兴前阶段的绘画艺术及风格演化的重要新材料。对研究阿坝州及青藏高原东缘15—16世纪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价值。
达律王府佛堂壁画辨识及初步研究
练梦颖(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达律王府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莫洛镇登卡村内,王府内佛堂目前整体保存完好。法座位置设于进门正对面,法座今不存,惟主壁(西壁)前尚存四层阶梯。佛堂还有坛城基座留存,基本已毁散,被置于地面中央。该佛堂壁画具有元代佛教艺术风格,年代不晚且保存较为完整,题材丰富,画面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其中展现出的波罗风格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尽管至今未发现可断定年代的文字,达律王府仍不失为一处值得关注的文化遗存。
德格县汪堆寺百柱殿壁画初探
姚瑞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德格县汪布顶乡汪堆寺(dBon stod dgon)位于金沙江东岸的一处高地上,寺内保存有大量精美壁画,因寺院建筑加固,这些完整壁画才得以首次公开。此外,德格县汪布顶乡即将建造水电站,这将对汪堆寺壁画后续的保存与研究造成较大困难,因此对汪堆寺的壁画研究与保护迫在眉睫。汪堆寺旧经堂和百柱殿尽管时代不同,但壁画中均能看到萨迦俄派的影响,这说明萨迦俄派在德格的影响应是连续不断的,而汪堆寺作为见证这一动态过程的重要历史遗迹,研究其壁画内容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宗教和艺术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毁于1841年的卡尔东诸王皇宫
房建昌(中国历史研究院特聘教授)
发言人主要根据止笔于明朝十五世纪末的《阿里王统记》(mNga’ ris rgyal rabs)等多种藏文史料及清代西方人实测地图与记载,考证了西部西藏卡尔东遗址(mKhar gdong Gna’ shul Palace)上的吐蕃松赞干布(Srong btsan Sgam po)在琼隆银城(Silver Palace of Garuda Valley, Khyung lung Dngul.mkhar)上所建镇肢寺巴者拉康(Suppression Four Lima Temple, dPal rgyas Lha khang)、阿里(mNga' ris)开国君主征服琼隆银城(Khyung lung Dngul mkhar)并且在此定都。
拉萨祈愿大法会对八廓古城形成的影响考释
完么东智(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祈愿大法会的生成和延续对拉萨城市空间结构、风貌特征、建筑形式及建筑功能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往今来,八廓古城作为拉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文化活动自然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发言以拉萨祈愿大法会的选址考究为切入点,八廓古城建筑空间、建筑形式以及建筑功能的影响为突破口,试探八廓古城的形成与演变,以及整个拉萨古城的地域结构,阐述祈愿大法会的创立对拉萨城市空间结构与风貌特征所产生的影响。
藏传佛教丧葬订件:对俄尔派神圣艺术分类的初次尝试
约格·汉姆贝尔(德国汉堡大学助理研究员)
(Jörg Heimbel: Tibetan Buddhist Funerary Commissions:A First Attempt to Classify the Sacred Art of Ngor)
坐落在后藏的萨迦俄尔派主寺俄尔寺,在佛教艺术的鉴赏家和学者眼中以存储高质量的唐卡和各种各样的金属雕像闻名。俄尔寺的部分收藏包括了该寺院在任或退休的堪布去世后委托制作的艺术品,作为葬礼仪式的一部分以实现他们的最后愿望。因此,在这次报告中,发言人首先介绍了基于文本对这些丧葬委托物所做的分类,主要聚焦在住持肖像上,随后以部分能够识别为丧葬委托的雕像和绘画案例进行说明。
木斯塘强巴寺第三层壁画的初步探究
陈秉扬(德国波恩大学亚洲艺术史系博士生)
本研究为针对尼泊尔木斯塘地区洛曼塘的强巴寺所藏之壁画艺术的研究。洛曼塘强巴寺建于15世纪,是木斯塘王国早期时期的建筑代表,并因其所藏之密教曼荼罗图像而在喜马拉雅艺术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将特别关注该寺最顶层所陈列的曼荼罗壁画。本研究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除历史背景外,主要讨论该寺的第三层,对其四壁上以无上瑜伽密续曼荼罗为主题的壁画进行初步的辨识和说明。最后简要讨论此类曼荼罗图像的兴起原因以及其与当时政治和宗教脉络的关联。
尼泊尔木斯塘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调查与数字化研究
何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发言人在“世界遗产”申报与研究的语境下对木斯塘和珞曼塘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进行了全面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初步的分析研究,主要介绍了:一、关于木斯塘与珞曼塘古城的田野调查与发现;二、利用开放地理信息数据和各时段遥感数据,在大、中、小连续尺度上进行环境特征分析和二维/三维可视化展示;三、以当代旅游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徒步旅游照片为大数据,分析旅游者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识别与偏好程度;四、提出木斯塘独特自然环境在物理和精神层面影响廊道内聚落与建设选址的深层规律的探索性话题。
藏族“匝嘎利”(tsa-ka-li)与纳西东巴“孜噶勒”(zzee-ka-leiq)比较研究
木仕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通过比较藏传佛教艺术“匝嘎利”与纳西东巴艺术“孜噶勒”之间的异同关系,发言人重点以哈佛ー燕京学社收藏的ー套完整的纳西“孜噶勒”图像及相关东巴文注释文字的释读为中心,兼对其制作材料、《造像量度经》影响的有无、宗教功能等展开比较,旁及藏族苯教、普米族韩规教艺术中同范畴。通过比较彼此间的类型共性与创新性个性特征,讨论喜马拉雅一藏彝走廊区域宗教艺术的传播路径和区域共性特征和同源关系及流变轨迹。同时讨论印度佛教艺术与青藏高原象雄文明及苯教艺术、东巴教艺术、韩规教艺术间的互鉴和交融关系。
晚清西藏入贡贵族世系考——以台北故宫藏半宝石数珠进贡者为例
赖依缦(台北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经由爬梳历史文献与清宫奏折等纪录,证明此批数珠多为同治、光绪年间所进,除了前、后藏年班例贡,亦有谢恩、贺皇帝登极、贺慈禧寿辰等十多趟专差特贡。进献者主要为晚清来自西藏六大寺院的十一位僧侣。俗人方面,则主要牵涉到来自十个贵族家庭之十多位噶布伦、辅国公及头等台吉,印证了前人对于清代西藏政治权力由少数家庭寡占的论述;并厘清权倾一时之桑珠颇章、宇妥、彭康、拉鲁以及噶锡五家西藏贵族至今未明的清末世系。
清宫玉质铃杵
林欢(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布达拉宫管理处珍宝馆在陈一套青白玉铃杵,无论是形制,还是纹饰、大小,皆与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玉质铃杵类似。这套玉质嘎巴拉鼓、铃杵,在清宫造办处档案中有明确记载。通过档案记载,可以基本了解它们经历从和田到苏州,再从苏州经由清宫到拉萨的神奇过程。它不仅属于清宫藏传佛教法器用具的珍品,而且与汉藏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显著增强息息相关,是中国多元文化并存,共生共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转轮圣王的多宝阁:清代帝后陵寝隆恩殿仙楼的神圣化改造
王彦嘉(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研究馆员)
清代孝、景二陵隆恩殿陈设遵循明制,以奉祀帝后神牌为主。但自雍正帝泰陵开始在隆恩殿暖阁中供奉佛尊。乾隆帝更是在其裕陵隆恩殿中专辟东暖阁兴建二层仙楼式佛堂,此后成为清代帝陵惯例。除二次建陵的道光帝慕陵未建佛楼外,共有裕、昌、定、惠、崇五座帝陵和菩陀峪定东陵一座后陵兴建了二层佛楼,每座帝陵佛楼实际上均成为皇帝个人寄托来世生活的神物陈列室和宗教上的精神超度堂。本次发言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东陵管理处等机构所藏相关档案文献,大致还原了清代数座帝陵佛楼的陈设和布局,为进一步探讨藏传佛教在清代皇室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史料支撑和研究基础。
收藏、保存与忽视:韩文化财团与和庭博物馆藏品概览
金汉雄(高丽大学历史学院助理教授)
(KIM Hanung: Collecting, Preservation and Indifference: An Overview of the Tibetan Art Collection of the Hahn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the Hwajeong Museum in South Korea)
本次发言概述了韩文化财团(Hahn Cultural Foundation)的西藏艺术藏品及其主要展览场所——首尔和庭博物馆,并探讨了利用这些藏品作为西藏艺术和文化研究资源的一些可行方法。第一部分讲述了韩文化财团创始人和前负责人韩光镐(Hahn Kwang-ho,1923-2014年)的收藏史。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韩国文化财团的西藏艺术藏品及其在和庭博物馆的展览情况。第三部分讨论了利用藏品的各种方式。这次报告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鲜为人知的藏品,从而拓宽西藏艺术和文化研究的视野。
*本综述根据发言者提交的论文摘要与现场报告整理,未经发言者审阅,仅提供初步资讯,敬请期待会议论文的结集出版。 副研究员魏文、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骆如菲、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贾维维、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吕庆宇和王新宇提供照片,谨致谢忱。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