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春耕之歌唱响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图为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居民在参加春耕仪式。新华网旦增努布摄
编者按
195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民主改革,雪域高原彻底废除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迈入历史新纪元。65年来,西藏经历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与全国一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新征程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不断开创西藏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西藏人权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
肖武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边疆与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和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促进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权进步的划时代重大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巨大进步。西藏民主改革65年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人权得到极大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西藏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从“工具”到主人,百万农奴成为人权享有主体。在旧西藏,三大领主享受各种特权,广大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思想自由,谈不上享有人权,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民主改革前,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由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农奴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占有农奴的人身,实施残酷的政治压迫和刑罚。当时有形容农奴境况的民谚说:“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占有。纵有生命和身体,却没有作主的权利。”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砸碎了侵犯生存、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权利的制度枷锁,使百万农奴获得了彻底解放,实现了从客体到主体、手段到目的的转变,第一次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成为人权的享有者。
从专制到民主,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获得充分保障。1961年下半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广大翻身农奴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西藏历史上首次实现了通过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主选举产生各级地方政权。1965年9月,西藏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成立西藏自治区,选举产生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各族人民享有了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等各项权利。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有藏族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设立民族乡,保障人口较少民族合法权益。目前,西藏有24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66.7%,有42153名四级人大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有29名住藏全国政协委员,其中少数民族委员占86.2%。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和政协委员参与民主协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从贫穷走向富裕,经济社会权利保障实现历史性跨越。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民主改革废除了生产资料封建领主所有制,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拥有了自己的生产资料,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根据西藏实际,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一系列加快西藏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2019年底,西藏累计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1959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74亿元,人均142元;2023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超23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和2万元。西藏各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水准权获得有力保障。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权得到有效保障。建成全面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入开展“健康西藏行动”,1959年前,西藏人均预期寿命仅35.5岁,到2020年时提高到72.19岁,健康权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西藏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400多所,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完整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各族人民受教育权得到充分保障。
从异化走向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有力保障。民主改革前的政教合一制度下,以达赖为总代表的上层势力对广大信教群众实行神权统治和宗教专制,宗教被异化为压迫人民的工具,成为窒息社会活力、禁锢人民思想的沉重负担,根本谈不上宗教信仰自由。民主改革彻底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政教合一制度,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现了政教完全分离和寺庙公共事务管理的民主化,明确宗教不得干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人民群众从政教合一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恢复了宗教的本来面貌。西藏现有藏传佛教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还有清真寺、天主教堂等,各宗教、各教派一律平等,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一视同仁,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宪法法律有力保障。
民主改革65年来西藏人权保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体现出一以贯之的“不变”,包括“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政府关心西藏、全国各地支援西藏,西藏各族人民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决心等等。正是这些“不变”,促使西藏人权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西藏人权事业必将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妇女权益的保障
边巴拉姆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65年前的春天,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春天——西藏百万农奴彻底挣脱了世代束缚他们的枷锁,焚烧了禁锢几代人的文契,双手捧着解冻的黑土,将刻着自己名字的木牌稳稳扎进属于自己的田地里,从此当家成为主人。
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落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让广大西藏人民摆脱了政教合一的农奴制的压迫和剥削,妇女事业也从此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旧西藏,妇女作为社会的最底层,被贴上“不洁”“不祥”的标签。在家庭私人领域,妇女处于附属地位,既无人身自由,也无任何经济支配权,更谈不上受教育权。在社会公共领域,旧西藏法典规定,“勿与妇女议论国事之权”“奴隶与妇人不许参与军政事宜”等,导致西藏妇女无参政议政的权利。民主改革后,尤其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在宪法等法律法规的保障下,西藏广大妇女获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各领域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进入法治轨道。
广泛享有政治权利。民主改革以后,西藏妇女参与决策管理和社会事务的比例和能力显著提升。《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明确,西藏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妇女代表比例不得低于20%。截至2022年底,西藏女性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33.1%。西藏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女性占比分别达36.6%、29.1%和22.6%,出席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十二届自治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女性占比分别达32.4%、30.4%和28.1%。西藏100%的行政村(社区)有女性“两委”成员,班子成员中女性占22.83%。西藏妇女广泛享有参与国家和地区政治生活的权利,进入西藏社会发展的各级管理层,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
平等享有劳动权。在旧西藏,妇女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如今,西藏妇女依法享有平等的就业、报酬、分配住房、社会保险、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的劳动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相关数据显示,西藏从业人员中,女性占45%左右;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比达40%左右。西藏各族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充分享有文化教育权。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妇女在旧西藏没有受教育权。6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西藏现代教育从无到有,现已发展成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完整现代教育体系。西藏和平解放后,女性受教育权得到保障,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显著提高。1963年,首届拉萨中学毕业生中,女性毕业生占30%。此后,西藏女性入学率和毕业率逐年增加。如今,西藏义务教育阶段女性在校人数占比在49%左右,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中女性在校生比例均保持在50%以上。据统计,2019年西藏享受国务院、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的女性占比分别达12.74%和17.78%,女性学术带头人占比27.45%。西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不仅赋予了她们更多自由和选择的权利,也推动了西藏社会发展进步。
全面保障健康权。在旧西藏,广大农奴面临患病无法医治的状况,人均寿命仅35.5岁,广大妇女的卫生健康得不到保障。如今,西藏已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妇女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孕产妇住院分娩绿色通道并实行费用100%报销,孕产妇重症跟踪监测实现区市县三级全覆盖。同时,加强疾病预防工作,实施妇女“两癌”免费筛查、进一步扩大HPV疫苗免费接种试点等措施。随着妇女健康权益保障的法治化、制度化,广大妇女卫生健康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保健意识显著增强。
民主改革65年来,西藏广大女性从过去没有基本人权到现在撑起“半边天”,不仅可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今日的西藏,越来越多的女性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舞台的中央,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谱写新西藏的故事。
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程越西藏自治区社科院一级巡视员
西藏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雪域高原、情系西藏人民,多次就西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明确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对于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铁路、公路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统筹发展和安全,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西藏的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摆脱过去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工业极其薄弱的落后面貌,逐步发展为较为现代的三次产业结构,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建成涵盖清洁能源、有色金属矿采选、建材、包装饮用水、藏药等20多个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铜精矿含铜产量、地热发电量全国第一。拉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拉萨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中心落地西藏。
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基本建成以公路为基础,铁路、航空、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23年,西藏共实施交通建设项目470个,建成204个,通车里程增加1752.66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32万公里,实施416个农村公路项目,新增4个乡镇、214个建制村通硬化路,乡镇、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95.55%、82.6%。
各族群众生活迈上新台阶。2020年底,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2023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增速均居全国第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变成现实。
西藏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提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实践充分证明,“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正确决策,是确保党的二十大各项战略部署在西藏落地生根的成功举措。
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求真务实精神推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落实落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加快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不断开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书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西藏篇章
宋月红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开辟中华民族发展新纪元,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广泛而深入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西藏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关注西藏发展,关心西藏人民,推动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动西藏不断发生深刻社会变革,在伟大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文明、发展的光明大道。西藏各族人民作为西藏文化真正的主人,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关心、全国人民支援下,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西藏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国一道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的一切理论和实践,有力引领西藏各族人民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共同开创西藏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文化建设,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西藏篇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部署和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以文化强区建设为目标,不断培育发展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引导各族群众传承爱国守边精神,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要在坚守文化主体性中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在文化建设上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党领导人民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提供了重要来源和渠道。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推动藏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藏医藏药、天文历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建筑设计、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有效保护和发展。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开展新旧西藏对比教育,深入开展“五史”教育、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牢记“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守护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深入挖掘传统生态智慧,引导各族群众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走上致富路。
(来源:《中国民族报》2024年3月26日第5版)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