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刚成立一年多的西藏话剧团创作了一部反映旧西藏封建农奴社会问题的话剧作品《不准出生的人》。故事以1940年前后西藏社会为背景,农奴恋人扎西和央金在庄园女主人珠玛和朗色佛爷的阻挠下,无法完婚,他们的孩子也被宣布为“不准出生的人”,命运备受摆布,经历了种种磨难和生离死别,直到民主改革后,父女才得以相认。该剧通过一个普通西藏农奴的家庭命运,展现了封建农奴社会的黑暗与压迫以及西藏民主改革后百姓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这部话剧1964年春节期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演出后,很快在国内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仅各省话剧团纷纷排演此剧,还被改编为歌剧、京剧、豫剧、楚剧、越剧、沪剧、河北梆子、花鼓戏以及电影、连环画等艺术形式,在西藏自治区外广为传播。同时《不准出生的人》作为西藏话剧团的经典之作,经过多次复排演出,在西藏和区外观众中享有非凡的声誉。
2019年,《不准出生的人》再次复排演出,除了在拉萨本地演出多场以外,剧组还在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成都、咸阳等地给在校学生巡演,历时两个多月,行程一万多公里,演出共25场,加上网上直播观众共计32万多人次观看,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剧深刻批判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和农奴主对农奴的双重压迫,反映了农奴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下,人性的扭曲与极度压抑下思想的反抗、批判与思索以及民主改革胜利后他们政治上和精神上的解放,这对于当代观众了解历史、感悟变迁是弥足珍贵的。
在这版剧中,扮演男主角扎西的演员嘉增达杰,有着与第一版老艺术家大旺堆一样魁梧的身形,他是200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第五批藏族表演班成员,他一上场,很多当年曾观看过首演的老观众就说:“大旺堆又在舞台上活了!”主人公扎西作为身处封建农奴社会中农奴的典型人物,内心存在着两种力量的冲突。一方面,他身上有着根深蒂固封建农奴制度下农奴的刻板行为,他对农奴主表现出毕恭毕敬的态度,内心也承认并遵循着农奴制度,虽然他心中时时有不满和反抗的念头。另一方面,他追求个人及家庭的解放与幸福,但面对农奴主强大势力和其他农奴的反抗意识薄弱,他难以实施反抗。最终,扎西放弃了反抗或逃跑,是因为他爱着双胞胎女儿,不愿意因为反抗而使她们蒙受更大的伤害。这导致了他灵魂中两种对冲的力量扭结与挣扎,这也是此剧中主角悲剧命运的深刻性之所在。嘉增达杰把生活在农奴主与革命者夹缝中、两种力量冲突下的复杂人性准确地表达了出来。西藏话剧团穷达导演受经典电影《农奴》强烈的黑白对比的美学意识影响,请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和服装、化妆、道具等各部门在戏的前几场中,将舞台的色调统一在一个没有色彩的黑白世界里,视频投影的天就是那么小的一块,四周都被黑暗笼罩着,这一设计很好地表达了封建农奴制度下普通人的绝望和压抑感,也让这一版舞美颠覆了以往舞台剧版本在视觉表达中写实主义的执着。
剧中还通过描绘扎西大女儿达娃与进步青年强巴对于未来的展望,赞美了民主改革对西藏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舞台上通过转台的使用,将不同年代、不同地点、四季更迭与人物的形象质感相叠加。在第四场戏里,舞台上才第一次出现色彩,这是一颗红色的五角星发出的光芒,穷达导演把剧中进步青年强巴送给扎西大女儿达娃的戒指换成了一枚五角星,并借用电影《农奴》中的台词,在这里通过强巴说出了百万农奴的心声:“东方出了一个顶红顶红的太阳,太阳里站着一个顶高顶高的菩萨,他什么都能看得到,他看到这世界上最高最高的地方,有人受着最深最深的苦难,菩萨的手一挥,菩萨的兵跨过千山万水,来解救人们的大苦大难,每一个菩萨兵的头上都顶着一颗五个角的红星……”这里的舞台调度,将接下来剧情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帮助西藏农奴脱离苦难生活的行动给予了诗意的暗示,同时这个比喻与当地的佛教信仰非常契合,使之成为了剧中的点睛之笔。从七场戏开始,舞台上有霞光、有星空和红日,舞台上的色彩逐渐多了起来,这寓意着党的光辉逐渐照亮了西藏全域,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出现了姹紫嫣红的美丽色彩。
在剧中扮演姐姐达娃的青年女演员索朗卓嘎说,有机会塑造一个离自己所处的时代那么遥远的角色,既是挑战也是学习。剧中性格温婉柔弱的达娃遇到事情时常常是胆怯的,在妹妹影响下慢慢对强巴的爱情有了坚定的信心,又在强巴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从对自身命运的迷茫到最后坚定地站在寻求农奴解放之路的人群中。本来戏里有一场达娃临刑前和扎西大叔父女相认的戏,索朗卓嘎不希望自己用嘶喊、哭泣等概念化的情绪表达,如何找到角色该有的感情传递方式,在导演的指导下,在与扮演扎西的嘉增达杰逐渐的磨合中,她找到了角色心理动机与之匹配的外在行为的真实感。虽然最终这场戏因巡演时长问题被裁掉了,但是在排演的过程中她获得的艺术感悟对于一个演员已足够充盈。穷达导演回忆,很多小观众边看戏边流泪,有一个小女孩看完戏说:“我从今天起,回家后一定要对我的爷爷奶奶加倍孝顺,我才知道他们以前的生活那么艰辛,我还要加倍地认真学习,回馈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
此剧首演60多年后,我们再次回看这部剧,再次评析这部剧,是为了不忘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西藏人权发展史的重要篇章;我们不忘这段历史,是为了激励雪域高原上的中华儿女更好地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来源:《西藏日报》2024年3月26日第5版,作者为赵红帆)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