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蛟:从中原流传到高原的“雪域佛韵”第十九集清代金嵌珠宝檀香木唢呐

发布时间:2024-05-23 19:02:00 |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 作者: | 责任编辑:曹川川

2018年2月,《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这一展览不仅荣获了被誉为博物馆界“奥斯卡”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更因首次将诸多重要的西藏历史文物精品集中呈现给观众而创造了多个记录,成为涉藏文物展览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清代金嵌珠宝檀香木唢呐,作为该展览“雪域佛韵”单元的法器代表文物得以展出。

该唢呐来自布达拉宫雪城珍宝馆,高58厘米,每支口径15厘米。其管身呈锥形,采用名贵的深红色檀香木制作而成,管上开8个指孔,用以演奏时手指按压发出音响,指孔间套系金环,每个金环上还镶嵌以3颗绿松石装饰。管身上端装有外饰金质长寿宝瓶的细铜管,宝瓶上刻划以莲花并嵌饰绿松石,宝瓶上下以两块圆形铜片加以固定。管身下端接金质喇叭口,其外以卷草纹、如意云头纹的环形装饰带分割成两部分,镶嵌松石、珊瑚、珍珠等,倍显华贵。每支唢呐还镶环系挂金质链条,方便演奏者背挂与携带,其背后同时配以饰有流苏的长条形锦缎。每支喇叭口背面均刻有藏文乌金体铭文,大致意思是:“火猪年吉日,丹吉林佛殿制造,由却本(主管陈设坛场和祭品的僧人)楚称格丹、楚称坚赞、钦列云丹、佐巴曲丹钦列桑佩一同敬献。吉祥!”(仁青卓玛译)

丹吉林佛殿,现位于拉萨市城关区八廓办事处丹吉林居委会院内,是拉萨“四大林”中最早建立的,由六世第穆·阿旺降白德勒嘉措以摄政个人府邸之名义于1762年主持兴建,其原址为西藏地方政府公房,名为“喇嘛康萨”。寺庙建成后六世第穆为其取名“甘丹桑阿噶才”,乾隆帝赐名“广法寺”,藏文译名即“丹吉林”,此名随后便开始流传。结合题记中的藏历火猪年与丹吉林寺的兴衰,可推断这套唢呐可能制作于六世第穆摄政之时的火猪年(1767年),抑或其后的1827年、1887年。正如华贵的装饰与材质一样,其出身也很显贵。

唢呐在藏语里被称为“甲林”,“甲”指汉族聚居的地区;“林”意为“笛子”,为藏语“林普”的缩略。作为西藏佛教寺院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甲林是其中最具个性、最器乐化的旋律性乐器,也是西藏佛教诵经、仪式仪轨音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频率极高,可独奏也可与铜钦(大号)、柄鼓、钹等合奏。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一年一度万人瞩目的雪顿节展佛仪式上,甲林作为祈请佛、菩萨与众神降临庇佑的“念申”仪式的主要乐器,在哲蚌寺达措钦佛殿的楼顶与铜钦一同吹奏,甲林乐声悠扬、婉转,铜钦音质宏亮、浑厚,二者交相辉映,响彻数里,极尽庄严肃穆。

此外,在寺院音乐中甲林的乐曲也是最多的,一般寺院有15首左右,大型寺院的曲目更多。这些乐曲有些是专曲专用,有些是一曲多用。使用数量上,通常为两支,大型仪式活动数量会成倍增加,没有出现单支演奏的。在吹奏技法上为保证音乐连续不断的效果,甲林采用的是循环换气法,即用嘴吹气、鼻子吸气以支撑乐曲一气到底。有些重要的修供仪轨活动中,一首甲林乐曲往往要吹奏1个小时以上,非常考验吹奏者的功力。

关于甲林的来源,因其形制、演奏形式及技巧与中原地区的唢呐相近,因此被普遍认为它是从中原流传到西藏的。例如,在桑耶寺的金刚舞法会中,演奏甲林的僧人身穿汉式服装,以此暗含甲林与唢呐之间的渊源关系。阿里古格王朝的遗址壁画中则绘制有僧俗吹奏甲林的场景,可判断甲林出现于西藏的时间或在1500多年前。

(作者杨鸿蛟系 西藏文化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4期)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