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必然议题。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是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然要求。从内在逻辑来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供方向指引,而积极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引领作用的心理基础。从实践进路来看,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所以首先要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夯实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物质基础;其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精神力量;最后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心理服务能力,蓄能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心理动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心态;边疆民族地区
【作者简介】董晓绒,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娜,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文章来源】原文刊载于《西藏发展论坛》2024年第2期。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学术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边疆治理,形成了以“治国必治边”为核心的边疆治理方略。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民族地区作为与境外敌对势力作斗争的前沿阵地,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方面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和意义。边疆民族地区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和民族分布的特殊性,使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更具复杂性和紧迫性。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会上明确指出,“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在边疆民族地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时代课题。
社会心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与“风向标”,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助于边疆民族地区民众理性、客观、包容地评价与看待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提供内隐力。反之,消极的社会心态则易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梗阻,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引领地位。因此,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作为检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质效的重要窗口值得学界给予更多的学理关照。
温故而知新,梳理学界既有成果发现,学界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暂付阙如,主要聚焦于如下方面:一是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研究。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是一条隐形的“国境线”,是一道“思想长城”,关系着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政治安全。在文化、宗教和信仰多元的边疆民族地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可以有效整合各民族文化,使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理解、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认同执政的合法性,不受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响,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民族主义意识,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二是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现实挑战研究。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交织地,面临着多种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境外三股势力的渗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和自然地理条件恶劣、极端宗教信仰、宗教片面认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把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和高危敏感性、网络舆情危机影响民族团结稳定,使得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更加激烈,这些问题俨然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重困境。三是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要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成果,依托“一带一路”,构建共享共建的边疆利益圈,把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国家的“一带一路”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发展边疆民族经济倾斜政策。要保护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构筑抵御宗教渗透的文化屏障。发挥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加强文化生产,不断增强边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从而有效地整合边疆地区的多元意识形态;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村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此外,学者们认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以意识形态建设引领社会心态的疏导与调试,立足社会心态的视角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如上所述,国内学界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挑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之策。但相对而言,研究视角宽而不细,尤其是缺乏“内生”视角。社会心态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生基础和外在表征,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心”视角,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尽精微”。因此,本研究试图回答如何把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路径,以期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建设研究提供新思路。
二、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何以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心”路径
社会心态(social mentality),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作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重要范畴,社会心态超越了对个体或小群体的心理健康聚焦,关注整个社会的情绪、情感、价值等,通常把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社会支持感、社会压力、公平、信任、社会认同等作为具体的观察窗口。相对于意识形态鲜明的阶级性,社会心态的主要特点是随意性、传播性、自主性、感染性。社会心态与个体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比较而言,聚焦的是社会范围内更加宏大群体的共同心态,这一观察视角具有宏观性。与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意识形态比较而言,意识形态具有目的性和价值导向性,而社会心态则呈现自发性与民意性等显著特征。受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影响,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由于传统文化、地理环境、教育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等诸多现实因素的交织影响,民众的社会心态极其复杂。有学者研究表明,由于结构化的贫富差距以及固化的社会分层导致边疆民族地区民众的弱势意识和底层情结交织,干群关系对立与不信任情绪蔓延以及群体怨恨心理和极端性心境的共存的失衡性社会心态。还有学者认为在民族地区存在“社会上部分群众仇富心理严重、部分地区群众对地区政治生活漠不关心、部分群众对政府的情绪上升,怨声载道”等社会心态失衡现象。而有些民族地区,呈现出乐观向上,民众理性平和,能够安居乐业等积极心态。社会心态的形成与社会认同、情绪感染、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交流交融密不可分,是一个成员个体不断与社会集体互动的过程。通过心理认同、群际接触、族群互动以及社会传播等社会化环节逐渐形成共同的心态。这一过程也是社会成员作为个体逐步认识、了解和认同社会群体的过程,从而与社会群体形成比较统一的情绪、价值等。社会心态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社会成员个体,影响个体的思想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对个体而言,产生一种内在约束力。一方面,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供方向指引。作为维护边疆地区稳固发展最重要的思想整合武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边疆民族地区发挥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边疆民族地区凝聚思想共识,汇聚民族力量,争取民族团结提供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积极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引领作用的心理基础。从心理学视角来思考,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能够使边疆地区民众用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面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共同难题,内化为团结奋斗之力,从深层次上激发民众的“五个认同”。反之,消极的社会心态会引起各种心态失衡现象,尤其是在在边疆民族地区,受外部因素、教育程度、文化根源以及经济发展等影响,民众心态失衡现象更加突出,如浮躁、焦虑、躺平、畏难、“等靠要”以及愤怒、怨恨负性心态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导致部分民众不能够理性平和地看待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国家的关系,长此以往则会影响民族地区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威胁边疆地区和谐稳定,妨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简而言之,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资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心理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生成,制约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心态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通过灌输和渗透,决定着社会心态的发展方向。故此,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对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三、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心”路径的思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思想文化的统合和支柱,在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具有整合思想认知、强化政治认同、规范前进方向等强大的引领作用。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质效,应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满足边疆民族地区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供精神力量。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能力,为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供心理动力。
(一)积极社会心态培育需夯实物质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在这一伟大征程中,确保边疆民族地区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民心向背的重大课题。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例如,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之一的广西,有学者研究表明,“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碳达峰、碳中和的压力大、新旧动能转换严重受阻、企业信息化水平低、营商环境亟待改善”等成为阻碍当前广西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因素。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重要环节,事关民族团结进步与边疆的和谐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民众个体而言,对美好生活心向往之,也会更加积极地关注改善自身生活的现实条件变化,一旦民众的个体需求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矛盾形成落差,就会给个体带来情感排斥和焦虑,从而影响个体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长此以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形成慢性消融之势。
故而,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要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目标的稳步增长,确保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在共同的经济生产中走向共同生活富裕和共同繁荣发展,以内源式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从而引导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各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坚实的物质基础赋能民众积极社会心态培育。另一方面,要努力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注重利益分配,推进可持续发展,营造积极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消弭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对国家经济政策、民族发展、政府治理等方面的负面心态,从而有利于增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稳定民心、激励民心、赢取民心的积极作用。
(二)积极社会心态培育需强化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本质上来说,反映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认知,是群体形成一致认同、共同依托以及汇聚精神力量的过程。对于个体而言,既彰显精神世界,实现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又表征其心理状态和意识情感。基于此,在边疆民族地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能够调和民众的民族意识和观念,有利于塑造和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一是要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打牢民众共同的思想基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尤其是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理论学习,增进边疆民族地区民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以及情感认同,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供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
二是要强化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定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汇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面对边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征程中遭遇的各种现实困境,只有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的凝聚人心功能,才能使边疆地区民众同心同德、团结奋进。
三是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习近平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凝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有效地弥合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思想流毒,才能抵御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渗透颠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推动各族人民群众坚定“五个认同”,树立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亲近感、归属感、信任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培育自尊自信的积极心态。
(三)积极社会心态培育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性,往往是境外势力意图搅弄风云之地,再加上部分民众的思想认知失真、民族认同失序、民族心态失衡,给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破解困境,需因地制宜,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的现实境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则日益迫切。通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强化对民众心态的科学引导,调节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对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助力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需从以下三面入手来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供心理动力。
一是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壮大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归根到底需要依托庞大的人才队伍。受限于边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紧张,需要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服务模式,把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心理人员、社会工作人员等人才队伍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支政府+民间、专职+兼职的服务队伍,做到深入民众、亲近民众、服务民众。
二是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增量,构建网上网下立体式服务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坚决守好互联网这个阵地。随着手机的普及,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已全方位嵌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主动利用好各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通过网络推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氛围。同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对消极社会心态实行动态监测,精准有效地关注民众的社会心理需求、群体社会情绪波动、对热点事件的价值认知等,形成“互联网+社会心理服务”的立体式服务模式。
三是完善评估体系,确保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细落小落实。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要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主动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及时发现和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根据民众社会心态的发展变化,做出动态调整,为政府的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建言献策,科学化满足民众的社会心理需要。
鉴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任重道远,积极的社会心态是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心理基石,反之,消极的社会心态则对社会发展、政治稳定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旨在充实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总之,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忽视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这一重要“心”视角,通过夯实物质基础、提供精神力量、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等做法,最终实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目标,为边疆民族地区奋进新征程增能助力。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