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居民在创作剪纸作品。新华社记者毛竹摄
6月18日,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学生在打篮球。该校是上海对口支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援建项目。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来自北京的非遗传承人现场手把手教学,指导青海玉树牧民制作手工艺品。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供图
编者按
6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宁夏两地考察。此行贯穿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体现出我们党着眼“两个大局”的大视野,有助于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总书记此行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中国民族报》邀请专家学者展开学习研讨。
围绕主线,书写青海篇章
马成俊 刘子平
青海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尤为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三次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青海考察调研,为青海继续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青海各族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握主线,创新推进各项工作,奋力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海篇章。
历史基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49.47%,自古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年至5000年前,甘青地区就已经形成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流传着西王母传说与昆仑神话。《后汉书》记载,青海地区最早是古羌人活动的地区,至今在湟水流域和柴达木周边地区遗留的海晏三角城、尕海城,刚察北向阳城等古代城址,就是早期羌民居住地。秦汉以来,羌人不断向内地迁徙,汉武帝时建令居塞,宣帝时赵充国屯田置破羌县,东汉建安中分置西平郡,中原人口大量迁入青海东部,形成羌汉杂居格局。公元3世纪末,慕容鲜卑吐谷浑部西迁。公元609年,隋炀帝破吐谷浑并置西海郡,移民实边,加强了与内地的交流融合。唐初,吐蕃势力逐渐东扩。公元11世纪初,青唐城(今西宁)成为北宋与吐蕃进行大规模茶马互市的交易中心。元明时期,青海多民族居住格局逐渐形成。
在漫长的历史中,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生活在青海的汉族人口,既有秦汉时戍边屯田的军士后裔,也有明初应朝廷征召迁入河湟地区的江苏、安徽、陕西等内地军户,留下了“祖籍南京珠玑巷”的历史记忆;青海的藏族人口,主要是吐蕃王朝分裂后,滞留的军士与当地羌等民族融合形成的;青海的回族人口,主要是唐宋时期的西域人,元朝时随军屯戍的西域签军、工匠、回回色目人以及明清以来内地迁来的移民与本地人融合形成的;撒拉族是元初东迁人口与当地的藏族、回族等民族通婚后形成的;土族也是元时迁来的蒙古人与吐谷浑、藏、汉等民族不断融合形成的。
在青海这个大舞台上,各族人民展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景象。如,撒拉族与藏族群众形成了“许乎”“达尼希”(朋友、世交)的兄弟情谊,他们用“一个爸的儿子,一头牛的皮子”来描述彼此的密切关系;青海湖周边的蒙古族与土族群众长期互动,建立了结拜兄弟关系;海西地区的蒙古族与藏族群众长期保持着游牧互补的和谐关系;撒拉族、回族与汉族、藏族、土族等建立的农牧商互补生计模式,一直以来在促进农区与牧区、城市与乡村联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青海还有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等重要文化通道和探寻河源、西海会盟等文化活动,架起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也反映出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始终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现实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海样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立足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持续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海省委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实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工作第三方评估和奖励机制,较早颁布《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专项法规,全省所有市州、93.3%的县(市、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二是大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全过程,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十世班禅大师故居、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三是全面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青海拉面产业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青海各族群众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及境外开办的拉面馆有3.3万多家,年均营业性收入130多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达70多亿元。人们形象地说:“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
四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马成俊,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刘子平,青海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
深刻把握主线的三个维度
严庆 王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十年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知晓、不断深入领悟的时代话语,成为社会风尚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民族地区,从青藏高原到塞上江南,处处留下了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6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宁夏考察,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谋篇布局、把脉定向,为做好青海、宁夏各项工作,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此行贯穿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要深刻学习领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之大者”
大者,即全局性、根本性的大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成功与否,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和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这条主线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党中央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之大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
高质量发展是民族地区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但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并不自然而然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当前面临的发展任务和形势,要求我们把主线贯穿到经济规划布局、经济政策制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支持民族地区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培育体现区域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治之大善”
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然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层面不同、范畴不同,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犹如主干与枝叶,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不能自外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包容性和活力要以坚持共同性的方向为前提。要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展现伟大民族精神,唤起各族人民的共鸣,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主动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同时,还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好基层党组织这个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党的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社区党组织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在社区中发挥领导作用,社区党组织建好建强了,社区工作就有了主心骨。
(作者简介:严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跃,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
深化教育援青
杨玢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是国之重器,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包括教育在内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推动西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台教育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教育帮扶等多项措施,积极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等,取得了突出成效,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中央的关怀,深刻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了思想基础。
教育援青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自2010年启动对口支援青海工作以来,教育部组织召开多次工作会议,与青海省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大力支持青海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等,推动青海省与援建省市签订多个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助推青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10多年来,青海教育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赋能成效明显,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稳步前进,青海教育发展的规划图成为实景图,教育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实践充分证明,教育援青为青海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征程上,要围绕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海样板、西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青海样板、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青海样板,深入推进教育援青工作,努力写好教育强国大文章。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明确深化教育援青的目标指向。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育援青工作的核心指向,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浸润于教育协作、教育帮扶工作中。要上好民族团结这堂“大思政课”。以教育援青助力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成效、满足青海各族人民的期待与渴盼、成就青海学子的愿望与梦想等为依托,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支撑,架构深化教育援青的主导内容。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把主线贯穿到教育援青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结合青海教育发展实际,系统推进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挖掘整理教育援青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涌现出的模范集体和个人的感人事迹、广大师生对教育援青工作的真切感悟等典型素材,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广大师生深刻感受党和国家、各支援省市对青海各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对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真诚帮扶,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导向,拓展教育援青渠道。教育援青既是帮助青海教育谋发展谱新篇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异地办学、人才支教、项目援建、资源共享、资金支持等实实在在的支持,让青海各族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要切实把握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导向,拓展教育援青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合推进的渠道,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
以教育援青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一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以人才“组团式”帮扶为重要依托,构建援青团队与受援学校“双向组团”模式,采取跟岗研修、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等方式,在提升教师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促进教师交往互动。
二是推广异地办学研学成功模式,探索适度扩充学校援建项目招生范围,促进各地各族学生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包容欣赏、相互学习帮助,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美丽校园。
三是数字技术赋能,开拓高效便捷的“云帮扶”渠道,联合打造“云课堂”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打造各族师生交流学习平台,在数字化联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杨玢系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中国民族报》2024年6月25日第5版整版)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