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薇:经典文艺作品对西藏文化传承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4-07-10 17:00:00 | 来源:西藏研究 | 作者: | 责任编辑:

【内容摘要】当代经典文艺作品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以《洗衣歌》为代表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和丰富的民族团结情。西藏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洗衣歌》及其衍生作品《松则亚拉》,对西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和引导作用。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在润物细无声的以文化人、以艺载道的文艺氛围中,感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恩情,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洗衣歌》;《松则亚拉》;音乐文化

【作者简介】周薇薇,四川音乐学院声乐歌剧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站博士后。

【文章来源】原文刊载于《西藏研究》2024年第2期。

正文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音乐文化作为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都能以其高度的适应性、传播性来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从而获得各族人民的喜爱,并得以广泛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因此,文艺作品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推陈出新,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以艺载道的作用。

西藏被誉为“歌舞的海洋”,音乐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民歌。西藏各地的传统民歌各有不同,主要表现在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唱腔和曲调等方面,流行的传统民歌类型如“囊玛”(ནང་མ་)、“堆谐”(སྟོད་གཞས་)等。民歌除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文化需要外,还是喜怒哀乐等感情的有效表达方式。民歌往往是边唱边舞,人们可以根据不同时间、地点、人物唱出不同类型的民歌,主旨鲜明,词意贴切。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推出了《洗衣歌》《再唱山歌给党听》等一大批彰显时代精神、体现西藏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如何对待经典,如何继承经典和对经典进行创新,密切关系着时代文化的价值和发展方向,也关联着能否从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伟大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松则亚拉》作为《洗衣歌》的衍生作品,是对经典文化传承和文艺创新的示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藏文艺的发展。

一、《洗衣歌》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

《洗衣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文工团创作的同名舞蹈中的经典选段,由李俊琛作词、罗念一作曲,节奏欢畅轻快、场景风趣活泼、内容清新隽永,既通俗易懂又寓意深长。1964年4月,《洗衣歌》参加第三届全军文艺汇演获得优秀编导奖、表演奖、作曲奖和舞美奖四个奖项。该曲目迄今为止仍是西藏军地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保留曲目,经久不衰。《洗衣歌》除了被收入世界音乐作品目录,许多歌唱家将其改编成不同风格的歌唱版本,亦被各国器乐演奏家改编为独奏、合奏、室内乐、民族管弦乐、管弦乐队以及混编流行乐队等多种演奏形式。

(一)《洗衣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历史影响

西藏和平解放后,随军进藏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牧区,调查、搜集和整理了很多民间文化艺术作品,其中包括以《西藏歌谣》为代表的音乐、舞蹈、民间故事、谚语、民谣等方面的书籍和小册子。民间文化艺术作品的搜集、整理、出版,有效保护和传承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传之久远,并焕发新的生命力。

西藏社会主义新文艺发端于和平解放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文工团,从祖国各地带来了一批各兄弟民族乃至国外的音乐舞蹈,在西藏广为流传,为传统文艺注入了新鲜血液。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获得解放,时代变革的大潮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广大文艺工作者克服困难、深入生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反映当时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新作品。伴随着民主改革,西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摆脱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当家做了主人,人们用歌声尽情抒发对共产党、毛主席的爱戴,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西藏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叫我们怎么不歌唱》《洗衣歌》《毛主席的光辉》《逛新城》《格桑啦》《我的家乡好》等许多广为传唱的优秀曲目,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心声,极大丰富了文艺舞台、文学艺术园地,给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的西藏吹进了一缕春风,涌现出一批以罗念一、才旦卓玛等为代表的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和歌唱家。

西藏民主改革背景下,《洗衣歌》作为以军爱民、民拥军为主题的歌舞节目,其场景为:“一群藏族姑娘到河边背水,巧遇炊事班长到河畔为战友洗衣服,姑娘们施巧计‘骗’走了班长,帮班长洗衣服。班长偷偷拿走姑娘们的水桶替她们挑水……姑娘们边洗衣服边唱起了心中的歌:‘是谁帮咱们翻了身?是谁帮咱们得解放?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在第三届全军文艺汇演结束后,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洗衣歌》的全体演职人员,并给予高度评价。“洗衣歌的成功,是历史的产物,是时代的精神,是汉、藏民族团结友爱的结晶。”《洗衣歌》集中展示了当时西藏歌舞艺术的创作成就,成为西藏当代歌舞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首演至今60年来,《洗衣歌》常演常新、经久不衰、广为流传,不仅是因为它巧妙的艺术创作,还承载着西藏军民关系的生动写照,是西藏军民发自肺腑的心声。《洗衣歌》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特别是呈现出“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生动情景。

(二)《洗衣歌》曲调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

《洗衣歌》采用歌舞曲三位一体的形式创作,分别由女声表演唱、男子舞、男女群舞等部分组成,有引子和尾声,作品在素材的使用上采用了昌都地区的民歌音调,用独特的“双五声调式”创作而成,是典型的“分节式歌曲”。分节歌和多段体歌曲定义明显不同,前者是一段独立的曲调配上不同内容的歌词反复演唱多次,其在歌词和旋律方面更加注重强调旋律在听众脑海中的听觉印象,进而反馈给歌词,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固化能力,紧贴听众内心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期待。多段体歌曲则由通俗意义上的主歌、副歌以及其他结构组成,这些结构通过歌词、旋律的递进和高潮点设定以及起落点的设计来对听众产生一个强大的内心推动力,进一步强化歌曲的听觉印象。可以说分节歌和多段体歌曲在强化听觉方面,是两条完全不同风格和内涵的路线。“分节式”是西藏音乐(民间歌曲)中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曲式结构,以最直接、最快的速度让听众记住并在脑中强化,例如日喀则民歌《建造心中的殿堂》《相会》以及昌都民歌《愿与永远同在》等,都是“分节式”歌曲的代表。《洗衣歌》采用藏族聚居区广泛流传的民歌曲式进行曲调创作,不仅和歌词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该曲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容易普及和流传。除曲式方面外,《洗衣歌》的旋律也借鉴了许多西藏音乐的元素。节奏上,每一句开头均采用西藏民歌常用的后附点节奏,中部及句尾节奏相对平稳,且一拍中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使得乐句在平稳中不乏灵动;音高组合上,以第一句中的“

”片段为主,在其他乐句的相同位置进行不同音高且不严格的模进,而从每一段旋律句尾的“

”片段可以看出,该曲属于典型的商调式,是西藏音乐(民间音乐)广为应用的调式,也是一种群众性强、利于流传的调式。

(三)《洗衣歌》歌词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

《洗衣歌》全曲的歌词通俗易懂,极具特色,歌词中的“衬词”更是直接源于西藏各族群众平时劳作时哼唱的词汇。该曲中“阿拉黑司”(ཨ་ལ་ཧས་སེ་)就是典型的衬词,共出现8次,出现的位置均为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均以反问句形式出现。“阿拉黑司”紧跟在反问句后,在简短篇幅内不断被强化,这种用西藏音乐特色词汇的手法来写作的方式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发挥出地方音乐词汇所蕴含的魅力,也更容易赋予歌词通俗易懂的属性。衬词对于音乐作品来说,看似无实际意义,实则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除了“阿拉黑司”外,湖北民歌《龙船调》中的“金那叶儿嗦,银那叶儿嗦”、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中的“阿那赫赫尼那”以及带有蒙古族民歌元素流行歌曲《天堂》中的“啊,哎呀那”等歌曲中的衬词,在旋律衬托下作为歌词的补充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洗衣歌》除“衬词”外,还使用了两句藏语歌词贯穿于歌曲中,分别是“出打出打觉过出打咳勒司”和“呷拉羊卓若若尼,格桑梅朵桑呃”,前者的大意为“洗呀洗呀,快快洗呀!好了!”后者的大意为“高兴地往前走,幸福得和花儿一样美”。这两句藏语歌词的直接引用,既容易引起藏族群众的共鸣和认同感,又和汉语歌词所表达的意思相呼应,在风格上更贴近西藏本土音乐文化,也更具有民族特色。《洗衣歌》歌词在写作上将西藏音乐元素融汇于精简的篇幅中,使歌词富有西藏音乐文化特色,更容易让人记住和传唱,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更加活泼、灵动。

二、《洗衣歌》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松则亚拉》是作曲家丁晓里为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是中国早期管弦乐作品中藏族风格作品的代表作。其主要音调与核心的旋律素材均取材于《洗衣歌》,是一部通过交响化的思维和手法进行歌曲器乐化处理后的管弦乐作品。《松则亚拉》管弦乐是一首带引子和尾声的再现性三部原则的曲式结构作品,作曲手法严谨,具有典型的学院派风格。《洗衣歌》是一部相对独立的音乐(歌曲)作品,而《松则亚拉》是以《洗衣歌》为素材进行“引用”和“改编”的二度创作作品。

(一)《松则亚拉》的曲式结构

从演奏时长来看,7分钟的体量算是一部中小型管弦乐队作品。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为一个典型的“三部—五部”曲式,其结构共有“引子”、“A段”、“B段”、“A段”、“B段”、“A1段”、“尾声”七个次级结构,其中附属结构共有两个部分(引子、尾声),主体结构共有五个部分(A、B、A、B、A1)。A段(包括A1段)主要是以节奏型为主的旋律,来源于藏族传统民间舞蹈“堆谐”。在A段中主要体现为:

《松则亚拉》通过“四分附点与十六分音符”以及“前十六”的节奏组合,使其具有藏族舞蹈的节奏型,符合大众审美中对藏族舞蹈的普遍认知。这种认知深入人心并成为一种潜意识存在,这种“记忆碎片”润物细无声般将听众置于一个用心营造的氛围中,更加沉浸于乐曲。B段主题素材则来源于《洗衣歌》,管弦乐队除了将声腔化的旋律进行器乐化演奏外,更发挥了其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表现力,使得该段既熟悉又耳目一新。接下来的A短段大体重复了A段第一次呈示时的样子,而B段则依旧将《洗衣歌》用器乐化手段进行展示。A段最后一次呈示则加重了其铜管的分量,使其更具有力量感,最后在一个全奏的音响效果中结束了该曲。

(二)《松则亚拉》的旋律特点

《松则亚拉》在主要音调上分为“堆谐”和《洗衣歌》两部分。“堆谐”作为藏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特点是节奏感鲜明、律动有规律。《松则亚拉》开头使用了木管组和铜管组的乐器,有规律地在不同调性上陈述着主题片段,紧接着四支圆号(双管编制的管弦乐团的标准配置)模仿出藏族特有的管乐器——藏号浑厚而仪式感极强的声音,再后来是弦乐组以铺垫的手法陈述着“堆谐”最具特色的节奏,如此反复多遍后,由双簧管用温暖的音色奏出《洗衣歌》的主题音调。作曲者通过细腻的作曲技术和乐思安排,使全曲充满了熟悉的律动和全新的演绎形式,让人不会产生对高雅艺术敬而远之的排斥感,反而有种高雅艺术通俗化后容易接触的感觉。《松则亚拉》音乐主题中融合了藏族民间舞蹈“堆谐”元素,其乐曲直接改编于《洗衣歌》主题旋律,曲调脍炙人口,风格活泼热烈,充分表现了节日的喜庆。《松则亚拉》与西藏音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集合了《洗衣歌》成熟的特征音程、特征节奏、特征调式,符合人们对西藏音乐的潜在认识。

(三)《松则亚拉》的配器特色

《松则亚拉》除了将民族性元素运用恰当、曲式结构安排合理外,其交响化的配器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木管组和铜管组的交替使用。最明显的地方属全曲的引子部分,先是由木管进行素材的碎片化呈示,紧接着被铜管接过并以中声区的音色进行承继,音色的交替使用在不断进行长度紧缩的情况下到达一个“顶点”,之后由铜管组奏出A段的旋律。铜管的特色是力量感,而木管的特色则是柔和感,两种音色通过配器手法交叠,从听觉上形成1+1>2的组合感,对听觉的吸引极具力量感。二是采用“中间向两端扩张”的配器手法。A段与B段“过渡”的地方,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以音阶模进的形式向上进行扩展,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则以八度叠奏形式向下扩展,营造出一个喇叭口形式的扩张效果,这种效果会将情绪推到顶点,然后突然松弛下来,为接下来的旋律进入提供一个有效的情绪对决。《洗衣歌》的旋律在《松则亚拉》中由木管以A1(独奏)形式进行呈示性演奏。管乐的演奏和声乐演唱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直接靠气息来支撑。木管相较于铜管来讲,其温情且柔和的音色更适合进行旋律演奏。这样的配器思维,不仅将歌唱性旋律中的气息进行直接运用,更将《洗衣歌》歌唱性旋律中柔和温情的一幕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此旋律呈示的同时,弦乐组以节奏型方式进行垫底和铺陈,同时给予旋律充分发展空间,使《松则亚拉》在配器上更具有层次感。

三、文艺经典中的文化传承与文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任何时代的艺术经典都建立在对文化精神深刻挖掘和凝练的基础上。西藏民主改革以来,以《洗衣歌》为代表的经典文艺作品既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具有的艺术内涵,又自觉传承藏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韵味,以既现代又传统的交融性艺术风格感染了无数听众,产生了持久的情感共鸣。

(一)文艺经典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西藏音乐著述最早可追溯到12世纪,出现了讨论藏族民族音乐的《论西藏音乐》,同时出现了使用至今的藏族古老图形乐谱——“央移”(དབྱངས་ཡིག་)谱,其记载并流传至今的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以及宗教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又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戏曲以及器乐等类型,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爱情歌以及牧歌等形式,众多音乐种类和形式体现了西藏音乐文化的历史性。这些文艺形式大多具有悠久历史,但最终能流传下来并成为经典的并不多。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洗衣歌》是“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现实生活写照,从其歌词“是谁帮咱们翻了身?是谁帮咱们得解放?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可见人民解放军帮西藏各族群众得解放的同时,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定位以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军纪。帮“亲人”解放军战士洗衣裳,则是西藏人民群众对解放军发自内心最淳朴的感谢方式。长期以来,解放军官兵和西藏各族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形成了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谱写了一个又一个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这样恢宏气势下的生产生活场景,正是民主改革以来新西藏建设历程在艺术上的投射。在此过程中,艺术表现与社会主义新西藏高度契合,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震撼力。产生这种艺术效果的主要原因,不仅是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生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新西藏新气象,直至今日仍被社会广为接受和认同。

(二)文艺创新传承民族文化的底蕴

《洗衣歌》植根于西藏民歌,《松则亚拉》将传统“堆谐”的《松则亚拉》和《洗衣歌》曲调合二为一,这两首文艺作品隽永着藏族民歌的底色。《洗衣歌》之所以成为红色经典文艺作品,从歌词角度来讲,生动反映了西藏人民群众对解放军“姓军为民”的高度认可和发自内心的感激;从乐曲角度来说,借鉴了西藏民歌但又没有传统意义声乐作品中的“高音点”、“技术片段”,通篇旋律朴实、平和欢快,烘托出立意高远的艺术氛围,适合人民群众传唱和表演,更好地将群众生活与群众艺术有机结合,蕴含了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松则亚拉》进一步升华了《洗衣歌》所蕴含的军民鱼水情,并将其器乐化后搬上了更广阔的舞台,让人们通过参与文艺活动深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貌。以《洗衣歌》和《松则亚拉》为代表的西藏近现代创作音乐大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耳熟能详并广泛传唱的音乐作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起到了引导作用。“如果人们没有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也就无法形成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也就不会有中华民族成员的身份和心理认同。”《洗衣歌》等充满藏族韵味又富有时代特色的经典佳作,其艺术性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把美学精神和审美追求深度融合起来,极具艺术创造力和文化价值。

(三)文艺经典彰显文化自信的根本

经典文艺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标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践行“两个结合”的成果,也是文艺工作拥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洗衣歌》和《松则亚拉》作为西藏现代音乐文化代表性作品之一,将藏族音乐风格融入艺术理念和创作机理中,让作品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淬炼出非同寻常的文化质地,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继续开枝散叶、蓬勃生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军爱民、民拥军”,爱和拥护是军民双方永恒不变的心理及主题。我国自古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众多的人口也决定了教育程度和生活方式必然会存在差异化。普及性艺术的基本道理决定了能被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作品绝对不可能是空中楼阁、曲高和寡的虚无主义,而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风格性明显、贴近生活甚至听一遍就能记住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看似简单实则困难,其困难之处在于艺术性和生活化的平衡。经典文艺作品既要承担起沟通的桥梁,又要承担起艺术作品所必须具有的教育意义。《洗衣歌》描写和赞颂了军民共建过程、结果,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生活以及对党和军队的感激、感恩之情。经过全国各地各族群众60年来的口口相传,亲人解放军“姓军为民”的形象更加历久弥新,推动“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

广大文艺工作者理应站在新时代文艺的“高原”上,把文艺创作放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去思考,为新时代壮丽宏阔的实践书写,为中华民族斑斓多彩的梦想赋形,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文艺精品。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