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关怀西藏人民,全国人民始终十分关注西藏境况、惦记西藏发展。70多年来,党中央对西藏发展进步支持力度之大世所罕见,全国人民支援西藏持续时间之久、涵盖范围之广、深情厚谊之伟大世所罕见。全国人民是西藏发展和稳定的坚强后盾,没有全国的支援,西藏要改变落后面貌是不可能的。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帮助西藏加快发展、赶上全国前进步伐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方针。1950年修建川藏、青藏公路,拉开了大规模援藏的序幕。中央第一次、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施了西藏建设迫切需要的43个工程项目。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第四次、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持续加大援藏力度,完善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这一方略指引下,各援藏单位创新采取了组团式援藏、智力援藏、就业援藏等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援藏方式,援藏理念更加科学、援藏机制更加高效、援藏形式更加丰富。
对口援藏30年来,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中央企业、各援藏省市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派出一茬又一茬援藏干部、组织一批又一批援藏人才奔赴西藏,继承和发扬“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抛家舍业、倾心竭力建设西藏、发展西藏,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援藏故事。援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彻底改变了西藏的经济面貌、社会面貌、文化面貌和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推动西藏实现了跨越历史发展阶段、跨越地理环境的根本性转变,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口援藏工作始终突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援藏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汗流在一起、心贴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在共同奋斗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西藏332个县区、乡镇与援藏省市的284个县区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织起了交融的纽带,开辟了合作的渠道,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就业援藏、文旅产业发展等工作推动西藏与区外省市人才、资源等要素流动日益频繁,大空间、宽领域推动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前所未有地增进了西藏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伟大的援藏壮举孕育了崇高的援藏精神。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光辉典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西藏做出的一切奉献都是党的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都是为了让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一道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援藏精神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光辉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凸显了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分则力散,专则力全。援藏这样长时期、大范围、高强度的伟大壮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深刻体现了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和发展西藏。
援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关系的光辉典范。西藏的兴衰和藏族同胞的命运历来同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在新中国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党没有让任何一个民族掉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更不会让任何一个民族掉队。
新时代新征程对口援藏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彻援藏工作全过程,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对口支援进一步向基层下沉、向民生聚焦、向边境倾斜、向造血转化、向交融着力,不断完善对口援藏机制,提高对口援藏效能,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 党组书记)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