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愚:100多年前,十三世达赖的历史选择

发布时间:2025-03-26 10:05:24 | 来源:道中华 | 作者: | 责任编辑: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这么一份其貌不扬的藏文文本,其汉文名称可译作《天授文殊皇帝大主人之寿命王政永固之愿言·不死所欲之喜宴》(简称《皇图永固经》),作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初八,这一天正是宣统皇帝登极大典的前一天。彼时彼刻,十三世达赖喇嘛正在北京,这份文本正是十三世达赖喇嘛为宣统皇帝登极所作的贺词。

与五世达赖和六世班禅进京时的盛大欢迎场景不同,此次十三世达赖进京面圣时内心应该十分矛盾。当时,中华民族正处在近代历史洪流之中,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危局压得每一个人都喘不过气来,是随波逐流、顺流而行,还是逆流而上?未来又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萦绕在每个历史人物的心头。

▲《皇图永固经》封面。梵夹装,页面22.3厘米*7.2厘米,墨框17.6厘米*5.2厘米,朱色双栏,左侧框内写有藏文页码,页5行,共7叶。故宫博物院藏。

(一)英军入侵被迫出亡

十三世达赖此次入京之前,已经在外漂泊了好几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英国侵略者悍然发动了第二次入侵西藏的战争。次年(1904)六月,英军逼近曲水桥,这里离拉萨城区已近在咫尺。

面对这一危机,十三世达赖喇嘛从罗布林卡紧急前往布达拉宫,在日光殿召见甘丹赤巴洛桑坚赞,并任命其为代理摄政。之后,达赖喇嘛换掉僧衣,带着少量人员离开拉萨。

十三世达赖喇嘛由巴雅出发,越过盘布恰拉山,经达隆寺、热振寺到达黑河,又越过唐古拉山、通天河,抵达青海柴达木盆地,再经过甘肃嘉峪关,最后抵达库伦(今乌兰巴托),受到了库伦办事大臣、当地贵族与信众的盛大欢迎。

▲乌兰巴托市郊景色。(图片来源:新华社)

面对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出亡,当时的驻藏大臣有泰立即上奏朝廷,请求褫革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称号。他指责达赖喇嘛违背朝廷的旨意,抗敌不力,且面对战事不利的情况,竟然偷偷逃跑,给了英国人口实。

清廷褫革了达赖喇嘛的称号。但由于达赖喇嘛在藏族、蒙古族等民族信教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这一举措马上引得人心惶惶。清廷派专人到库伦多加安抚照料,并下令恢复达赖喇嘛的称号。

英军撤离后,清廷力促十三世达赖喇嘛回藏,以安稳局势。十三世达赖喇嘛由于观望时势、患病等原因,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才动身起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间行至西宁,驻锡塔尔寺。

▲青海西宁塔尔寺藏经楼,砖木结构汉藏融合风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一波三折终获觐见

然而,此时钦差大臣张荫棠上奏了让达赖喇嘛“暂缓回藏”以便开展藏事改革的意见。张荫棠刚刚开始在西藏搞新政改革,他担心达赖喇嘛此时回藏对改革不利,于是致电外务部请求达赖喇嘛暂缓归藏。

不久,张荫棠又代奏达赖喇嘛、班禅请求入京觐见,并认为两人一同入京觐见,可以消除嫌隙,对促进和睦有所裨益。

然而,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外务部致电张荫棠,转达光绪帝让班禅、达赖暂缓来京的旨意,并令其体察达赖、班禅来京是否相宜,再详晰电奏。光绪三十三年(1907),张荫棠再次致电外务部,请求允许达赖、班禅赴京,再次被清廷拒绝。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图片来源:拉萨发布)

最终,班禅没有能够入京觐见,十三世达赖喇嘛却成行了。

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二十七日,十三世达赖喇嘛由塔尔寺起程,于次年九月初四日抵达北京。

在京期间,十三世达赖喇嘛得以面见慈禧皇太后与光绪皇帝。据慈禧光绪接见达赖喇嘛时辰单载:“九月二十日,圣母皇太后在仁寿殿升明殿宝座,辰正二刻五分陛见达赖喇嘛等,辰正二刻十分陛见毕。上升座,辰正三刻陛见达赖喇嘛等,辰正三刻四分陛见毕,退出。”

其实,达赖喇嘛入京陛见皇帝皇太后的一个重要请求是获得直接奏事的权力。根据清朝定制,凡有关西藏军政要务必须报明驻藏大臣,由驻藏大臣代奏,达赖喇嘛不得直接具折奏事。由于时局危急,十三世达赖喇嘛认为这个规定多有不便。

然而此次见面,慈禧皇太后与光绪皇帝仅仅是问了十三世达赖生活起居之类的一些情况,并没有涉及实质性的问题。

清廷主要是借助这次觐见活动沟通思想、消除误会,因此对十三世达赖喇嘛赏赐颇丰,大加款待,但却再次重申了“所有事务,依例报明驻藏大臣随时转奏,恭候定夺”。

▲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壁画。(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

一个月后,光绪皇帝与慈禧皇太后双双驾崩。此时在京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只能忙于率领僧众到雍和宫为慈禧光绪供佛诵经。

(三)祈国力增愿求圆满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初八,是宣统皇帝登极大典前一天。在此政权交替之际,英俄列强仍虎视西藏,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途未卜。

作为西藏的统治上层,十三世达赖喇嘛为庆贺宣统皇帝登极,特地作了《天授文殊皇帝大主人之寿命王政永固之愿言·不死所欲之喜宴》这篇贺词,饱含他对国家与民族前途的深深希冀与祝愿:

《天授文殊皇帝大主人之寿命王政永固之愿言·不死所欲之喜宴》

稀有相好庄严俏美身

六十悦耳具德稀奇语

遍及所知稀有极深心

大圣阿弥陀佛所赐之

圆满善趣帝释主之家

转生凡间慈念一切民

众多圆满吉祥安定乐

颂此远离欺伪人主境

一切佛父文殊殊胜言

聚集安乐无边中围海

身语心功德光耀之力

年轻具势天子人中杰

无畏一切之五爪金龙

在完全支撑的金座上

玉趾庄严具稀有良缘

眼中生起来吉祥安乐

常颂住天之殊胜双足

不动久住于金刚坐上

三十二秘密主之罗睺

愿离一切不顺逆障垢

广袤众生福德之大地

王政威德统治诃黎树

奉佛妙香与发菩提心

愿得二者结合之吉祥

祖宗先烈次第顶礼处

智慧胜者殊胜双制规

不衰长久守护之职责

愿天子志向愿求圆满

誓愿善规增益之国计

军力强悍王政高在上

与不顺邪妄魔之战争

愿因奕奕威光而灭除

勇气福德完备之亲随

政教之白伞洗除邪晦

依过往善缘功业上升

愿无畏勇气速速精进

真实无妄启请词之音

修习善信之意乐之力

究竟所愿之诸种药力

愿施如意如愿之吉祥

善行不死吉祥甘露瓶

善愿盈满甘露之精华

善成装扮利他如意王

善说增长二利之喜宴

贺词全文共有十一段偈颂,除了对宣统皇帝的赞美,还有祝愿天子远离不顺逆障、愿求圆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八、九段贺词,十三世达赖明确提到了希望国力增益、军力强盛、勇气精进,能够消灭邪魔、洗除邪晦。

从民族大义上看,这篇贺词直接反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坚持维护中央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情怀,其在文中流露出的祈愿皇图永固、天下太平之意,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血脉联系与命运与共。

尽管历史的洪流始终不由少数人的愿望所左右,但处在漩涡中的每个个体,他们所做出的选择,汇聚成了历史的波涛,滚滚向前;也汇聚成了民族的血脉,融入到每个人心中。

(来源:道中华,作者李若愚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