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国家治理战略全局,着眼新时代边疆治理工作实际,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治国必治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大举措,推动新时代边疆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从“应有之义”上深刻理解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把握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要义、原则遵循、方向路径,不断谱写新时代边疆治理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要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面向,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边疆制度和边疆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边疆治理体系体现为国家治理边疆的一系列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包括各层级体制机制和各领域政策法规,是一整套紧密相连和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边疆治理能力体现为有效管理边疆各方面事务的综合能力,涵盖边疆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各环节,是边疆制度执行能力的实践反映。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边疆治理体系是有效发挥边疆治理能力的制度依托,边疆治理能力是充分释放边疆治理体系效能的重要保障。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原则和要求、目标和任务,本质规定着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要义。
二、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原则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原则遵循。一是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各方面全过程,确保边疆治理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边疆治理有机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方面,强化党对边疆工作的战略规划和统筹协调,推动形成边疆治理工作合力。二是把边疆地区发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推动边疆经济治理现代化。要立足边疆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推进边疆经济布局,在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工作主线,不断巩固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加强边疆意识形态治理和文化治理,紧紧围绕工作主线,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边疆地区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四是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边疆治理的底线要求,不断提升边疆地区社会治理效能。要立足夯实边疆社会基层基础,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边疆社会治理制度,注重提升边疆治理整体效能。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建设工作,推动形成新时代边疆治理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路径
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建设,关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关键一环。对此,要在健全边疆治理体系和提升边疆治理能力上一体把握建设方向,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明确建设路径。一是加强边疆治理制度供给,推进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要面向边疆治理实际需求统筹制度安排,健全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边疆社会治理制度,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制度集成和制度创新,建成一整套符合边疆实际、体现中国特色、具有显著优势的现代化制度体系。二是加强边疆治理制度执行,推进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立足制度执行能力建设,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进一步保障各项制度落实落地,不断提升边疆地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升边疆经济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边疆发展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边疆社会治理效能,推动我国边疆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三是加强边疆治理理论研究,推进边疆治理理论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边疆治理,需要强化理论支撑。要整体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立足边疆治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边疆治理学科研究和成果创新,在知识体系构建和研究队伍建设上为边疆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在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要立足边疆治理历史和现实,不断深化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动新时代边疆治理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迈进。
(来源:《西藏日报》2025年3月17日第6版,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