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佛教发展现状及带给藏传佛教的思考[1]

发布时间:2021-11-12 14:28:26 | 来源:《中国藏学》2015年第1期 | 作者:郑堆、李德成 | 责任编辑:

一、台湾佛教的基本情况

佛教在台湾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台湾内政部2013年10月提供的数字,截止2012年底,台湾约有佛教活动场所3300多座,其中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慈济会所属寺院或传法组织最多,影响最大,号称“四大丛林”。台湾约有僧尼2至3万人。台湾现有人口2300多万,而佛教活动场所就有3300多座,可见其规模和影响之大。

台湾佛教虽传承大陆的汉传佛教,但总体上已发生很大变化。以佛光山、法鼓山等著名丛林为代表,积极主张佛教与社会相适应,佛光山提倡“人间佛教”,法鼓山致力于建设“人间净土”,中台山主张“佛法生活化”,慈济会倡导“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实际上,台湾佛教已经走上了“人间佛教”的发展道路,并向“佛教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台湾的所谓“人间佛教”,用佛光山开山长老星云大师的话说,就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于幸福人生之增进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强调佛教要以人为本,需要面对人生、处理时代问题,倡导入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对于佛教现代化,星云大师强调现代化这个名词,代表着进步、适应、成功、光明、自由、民主的意思。将佛教推向现代化的新纪元,是历年来努力的方向。

二、台湾佛教的发展特点

在致力于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追求佛教现代化的整体背景下,与大陆的佛教相比,当代的台湾佛教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

1.教理教义通俗化

台湾佛教界无论是讲经说法,还是著书立说,均摒弃了玄妙深奥的说教,而是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佛教的道理,既易于信众接受、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佛法的弘扬和传播。例如,星云大师提出:"佛教的学术论文,重在给人明白,使人对义理能了然融会。可是过去有一些佛教学者,老是搬弄佛教的理论,说是论非,分歧思想,致使佛教四分五裂,殊为可惜。其实,道理不在辩解,而重在同一信仰,佛教各宗派都有为数甚多的种种议论,众说纷纭,这些歧途杂论,反而未能有益于佛心证道;大众并不需要谈是论非的佛法,大众需要的是一乘直入的人间佛教。”义理通俗化也融进了现代化因素。台湾佛教界强调,弘扬佛法需与时俱进,认为佛法不离世间法,故弘扬佛法要配合时代因缘。认为佛法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已进入太空时代、电脑时代,全球生态均在发生变化,所以要运用现代的科技、电脑、语言来弘法,才能契合现代人的需求。

2.信仰理念务实化

无论是佛光山的人间佛教、法鼓山的建设人间净土,还是中台山的佛法生活化、慈济会的菩萨人间化,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都是远离“虚无缥渺”而回归社会现实,都是信仰理念务实化的重要表现。因此,台湾佛教界的弘法理念始终坚持围绕人生、社会、现代来开展,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例如,法鼓山的弘法理念就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弘扬佛法的目标就是“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提升人品,改善环境、安定人心、安定社会,”造就“和谐的人生、和乐的社会、和平的世界”。

佛光山的弘法理念是弘扬人间佛教,强调大乘佛教的学修目标并不是了脱生死,而是普度众生。普度众生并不是简单的度化众生,而是首先帮助人们过上幸福、快乐、安定的生活。故星云大师提出:“人间佛教旨在用佛陀的开示、教化,作为改善我们人生的准绳,用佛法来净化我们的思想,让佛法作为我们生活的依据,使我们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更美满、更有价值。”

中台山提出“佛法五化运动”,即佛法学术化、佛法教育化、佛法艺术化、佛法科学化、佛法生活化。强调佛法不仅内含出世真理,而且涵盖哲学、科学、心理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世间学问,故应加强佛法的学术研究,引领世人了解佛教。强调宗教的本质即是教育,故以“福德、教理、禅定”三环一体的修行体系积极推动僧众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强调佛教艺术“庄严典雅,深具灵性”,可启发人类“自性善根”“涤清众生心灵,化尘垢世间而成清净佛土”。认为佛法是科学,强调组织管理科学化,强调佛法生活化,揭示了佛法不离当下及把握现在的实践意义,将佛法融入生活。

慈济会主张以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清净大爱为基础,“在最黑暗的角落,点一盏灯;在最凄寒的路上,生一堆火”,广泛开展慈善事业,将佛教教义中“慈悲喜舍”的精神,透过力行实践的过程,济世利他,发扬光大。主张“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使佛教的教义具体落实到人间、社会、生活中。

3.传教方式时代化

佛教传统的传教方式不外乎讲经说法、著书立说、礼佛祭祀、驱魔禳灾、祈福超度、修行实践等。而台湾佛教的传教方式已经时代化,即借助于当代传播方式传教,或将传教方式与生活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当代化、生活化色彩的传教模式。

佛光山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所谓“以文化弘扬佛法”,即借助于文化活动、文化工程、文化艺术、文化媒介等传播佛教。通过举办书展、文物展、画展、佛像法器展以及书法、茶禅、佛教音乐等现代活动形式弘扬佛法。例如,2014年佛光山供僧法会,举行了名为“文化献礼”的供僧法筵,由56位佛光小姐身着中国各民族服饰和各国传统服饰,将承载丰富出版品的“文化献礼”塔车呈送给参加法会的僧俗信众,出色诠释了“以文化弘扬佛法”的理念。同时,佛光山全球道场以星云大师所订的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为宗旨,以“给”的文化弘扬佛法,祈愿以“给人”让众缘和合,以“给人”让社会和谐。

法鼓山传教方法是“提倡全面教育,落实整体关怀”。从“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出发,开展旨在提升各层次人品、关怀人间的全面性教育。将传教方式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法鼓山的全面教育有三个重点,称“三大教育”。一是“大学院教育”,创办法鼓大学、中华佛学研究所,培养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各项专业性领导人才,培养高水准的佛学研究人才。二是“大普化教育”,运用传统佛教的各种修行活动,如禅坐、念佛、礼忏、斋戒、法会、讲经等,赋予其教育功能,使参与者熏闻、体验佛法,提升品质;运用现代文化的各种活动,如出版佛学书刊,举办游园会、展览会、演唱会、读书会等,赋予其教育功能,使参与者接受佛法智慧,增长生活趣味,陶冶情操,提升品质。三是“大关怀教育”,即广义上以安心、安身、安家、安业“四安”和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自然环保“四环”推动大关怀教育;狭义上对人的一生实施各阶段各层面的关怀推动大关怀教育。

中台山以教育为途径,建立僧众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大教育体系,以“中台四箴行”即“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为准则,弘扬佛法。

4.修行方式生活化

历史上,佛教各门各派均有自己独特的修行法门,藏传佛教的密法修行更是引人关注,像宁玛派的大圆满法、萨迦派的道果法、噶举派的大手印法、格鲁派的止观修持等均独树一帜,各具特色。台湾佛教界的修行方式已跳出传统和门户的界限,在践行人间佛教的背景下,从关心社会、关怀人生的视角出发,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张“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形成了修行方式生活化的特色。

佛光山人间佛教的特色就是“生活即佛法,佛法即生活”,要求信徒从生活中去体证佛法。星云大师说:“人间佛教主张以修行为娱乐,到寺院礼佛,参加法会,念佛一小时,参禅一支香,拥抱三千大千世界;在家里阅读经典,深入经藏,开发智慧。籍著共修或自修,心灵获得前所未有的踏实与祥和。”“不管修行或修心,应该从生活里切实来修。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之间,乃至做人处事、交友往来、举心动念、晨昏时空,都可以修行。例如,穿著衣服,庄严整齐固然需要,但是破旧败坏,只要清洁淡雅,也无不好,这就是穿衣的修行。饮食三餐,美味可口,人之所欲;粗茶淡饭,也觉得别有滋味,这就是饮食的修行。居住房屋,深宅大院,固然很好;简陋小屋,也如天堂,这就是居住的修行。出门有汽车代步,快速敏捷;无车无船,也能安步当车,这就是行走的修行。”提倡心灵的净化,注重生活的修行,达到“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的目标,是佛光山践行人间佛教思想的具体方向。

法鼓山也将自己的修行理念融入生活之中。例如,“听溪”要求体验无牵无挂的宁静与安详。“观风”是通过欣赏风的吹拂,享受如风的自由自在。“静坐”要求通过全身放松,体验和享受呼吸。“观水”意在通过清澈平静的水面,反映原本景象,达到观水如观心,身心愈放松,愈能保持清楚安定的目的。“慢步经行”意在体验每一步皆是愉快、踏实的新开始。“放松体验”通过放松身心的紧张和压力体验放松的感觉。“观身受法”要求通过观察身体动作的感觉,达到内心的安定。“吃饭禅”要求不说话,觉察食物咀嚼的变化,体验食物的美好滋味。

中台山倡导禅修,经由数息、观息、中道实相观等法门,引导信众建立正确的知见,如实在心性上用功,静中养成,动中磨炼,从信解行证中得到真实利益。同时本着“禅本平常,吃茶吃饼扬古道”的理念,将禅修运用于日常行住坐卧中,实践“生活化的佛法”。

5.服务方式社会化

服务社会、利益人群是佛教的重要宗旨。台湾佛教界服务社会和人群的方式更加多样和宽阔,并体系化、系统化,实现了服务方式的社会化。

台湾佛教界服务社会和信众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兴办教育、开办医院、开展慈善事业极具代表性,已形成规模,影响广泛。1948年,慈航法师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台湾僧伽教育之先河。1990年,释晓云法师创办华梵工学院,是为台湾佛教兴办社会高等教育之滥觞。随后许多佛教团体兴办社会教育,出现了“佛教兴学”现象,推动了社会教育的发展。法鼓山遵循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佛教精神,创办了法鼓大学、法鼓佛学院等教育机构,面向社会招收和培养社会各类专业人才。佛光山开办了南华大学、佛光大学、美国的西来大学、澳大利亚的南天大学、菲律宾的世间解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使其兴办的社会教育机构走向世界。

“四大丛林”也是台湾著名的慈善组织,每当世界上出现大的天灾时,冲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是这“四大丛林”。在台湾人眼里,“四大丛林”已然成为乐善好施的代名词。作为全台湾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四大丛林”代表着台湾社会最有效的组织模式,是司法之外维持社会治安的一股约束力量,同时也是当局权力延伸不到之处的补充力量。“四大丛林”所创办的主要慈善机构,包括佛光山大慈育幼院、兰阳仁爱之家、云水医院,法鼓山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等。

证严上人以克己、克勤、克俭、克难的精神创立慈济会,开始济助贫困,拔苦予乐的工作。本着内修“诚、正、信、实”,外行“慈、悲、喜、舍”的理念,由慈善而增医疗、教育、人文,形成慈济会“四大志业”,同时开展骨髓捐赠、环境保护、小区志工、海外赈灾事业,统称“一步八法印”,从偏远的花莲开展至全球五大洲,已有近50个国家设有分支会或联络处,迄今援助70余个国家和地区。

6.宗教关系和谐化

此次对台湾佛教发展现状的调研所定义的“宗教关系”,包括“对内”和“对外”关系。“对内”特指台湾佛教内部各派别、组织或丛林之间的关系,“对外”特指台湾佛教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关系。总体上,台湾佛教界持守并强调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达成的“新六和”(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共识,坚持以和谐化原则处理宗教关系,“对内”互不排斥,和睦相处;“对外”相互尊重,和谐发展。例如,佛光山主张,各种宗教信仰都应该尊重并平等对待。佛光山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宗教信仰“同光”活动,各种信仰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妈祖信仰、关公崇拜、郑成功信仰,以及原住民的民间信仰等,均可将自己的崇拜偶像或艺术品抬到佛光山展览,供信徒顶礼膜拜,为各种信仰和谐相处提供平台,推动了宗教关系的和谐化。

另外,台湾佛教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义工文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等也值得研究和探讨。

总之,台湾佛教以人间佛教为特色,坚持关注社会和人生,并深入社会生活,具有教理教义通俗化、信仰理念务实化、传教方式时代化、修行方式生活化、服务方式社会化、宗教关系和谐化等特点,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台湾乃至世界佛教界具有重要影响。

三、台湾佛教界带给藏传佛教的思考

台湾佛教界的弘法理念、方式、内容和实践等方面,对于大陆佛教界特别是藏传佛教界都具有借鉴意义,更值得藏传佛教界进行深入的思考。“法门无量誓愿学”,不仅仅是学习佛法,也应该是见贤思齐,博采众长,学习其他教派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台湾佛教带给藏传佛教的思考和启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和践行人间佛教思想

“人间佛教”思想是当今中国佛教最有影响力的旗帜之一,也是当代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和大陆佛教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居士对人间佛教思想有一系列阐述,其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坚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行,突出佛教道德教化优势,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佛教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面对现实社会和人间,报国报恩,报众生恩,积极投身社会建设,饶益国家和社会,建设人间净土。

喜饶嘉措大师生前坚持倡导“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主张,要求佛教徒“为创造现实的人间极乐世界而奋斗”,他的理论成为藏传佛教界积极主张“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代表。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也鲜明强调:“《增一阿含经》有云:‘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佛教从终极目标上,虽然是追求来世,欣求成佛,但它植根于社会现实中,重视人们现实生活的改善和道德的教化,主张处理好入世间和出世间、做人与成佛、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关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也提出了“努力建设人间佛教”的主张。他指出,“按照人间佛教的思想,三大语系佛教要携手共进,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弘扬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人间净土,关心和支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环境、慈善、人权等事业的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台湾佛教界相比,藏传佛教的人间佛教思想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践行,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修行和实践方式。因此,有必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和完善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人间佛教之路,使中国佛教的人间佛教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扬和光大。

2.关注社会和人生问题

正像台湾佛教界所言,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宗旨,应该首先是帮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台湾佛教界的人间佛教思想、建设人间净土主张,“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的认识等,其最终的落脚点均体现在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上,因此,台湾佛教“走进了社会、走近了人”,也必然会得到广大信众的拥护和支持。

有鉴于此,藏传佛教界也必须关注社会和人生问题,“放下架子”,增强危机意识,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从社会生活入手,切实关心和关怀信教群众的现实需要,从思想方法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实际服务。空谈误法,实干兴教,以务实的态度弘扬佛法。

3.坚持自食其力、以寺养寺

台湾佛教界坚持自食其力、以寺养寺,僧众自己参加生产劳动,参加养寺经营活动,劳动或经营所得,除供养自身和寺院需要之外,则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同时台湾宗教界人士自食其力也是在为信众作表率。佛光山每天接待几万信众,不收门票,自助餐厅用餐自愿给钱。星云大师强调,佛教讲:“‘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资金来自信众捐赠,再回馈信众,我们不需要任何钱。我身上没有一分钱,办公桌向来没有抽屉,也不可能存一分钱。”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陆佛教界提出“农禅并重”“以寺养寺”的主张,藏传佛教界也积极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以提高自养能力。近年来,随着寺院条件的改善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力度加大,自食其力、以寺养寺的主张逐渐淡化。特别是藏传佛教界一些活佛高僧热衷于捐赠、化缘、结交“大款”等,这种金钱意识有损于藏传佛教的形象。因此,学人之长,藏传佛教界应该思考如何在自食其力方面为信教群众作出表率,如何淡化金钱意识、增强奉献意识。

4.加强僧众素质建设,造就规模适度、精明强干的僧尼队伍

十世班禅大师多次强调:寺庙不在多,而在于能够真正满足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成为弘扬佛法、弃恶行善的场所;僧尼不在多,而在于素质高,真正能遵循释迦牟尼的训诫,信守教规教律,研习显密教义,把释迦牟尼的精神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台湾佛教的僧尼数量不是很大,却在世界佛教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体现出了素质高和精明强干的特质。佛光山在台湾和世界各地的僧人只有1500人左右,却掌管着世界各地300多个宗教活动场所,并在岛内外已创建佛光分会400多个,世界各大洲均建有分院,会员信众达百万以上,被称为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佛教团体”。法鼓山仅有僧人250人左右,却成为台湾北部最有影响力的寺院。中台山现有出家弟子1000多人,皈依弟子数十万人,在岛内的道场有50多个。慈济会创办之初只有35人,从发愿兴办医院、济贫起步,如今发展为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国际赈灾与尊重生命“六大志业”,在岛内外设立有许多分会,有数千名慈济委员与荣誉董事、400多万会员。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出家女众很有修为和作为,虽人数不多,却在台湾佛教各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西藏全区共有大小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僧尼46000多人。其他藏区约有寺庙1800余座,僧尼近10万人。目前中国各种宗教共有教职人员36万人,藏传佛教的僧尼就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藏传佛教僧尼规模是十分庞大的。但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加强僧尼素质建设,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精明强干的僧尼队伍,以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需要。

5.与时俱进,推动自身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台湾佛教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与社会相适应的典范,人间佛教也好,人间净土也罢,无论是佛法生活化,还是菩萨人间化,无一不是与时俱进、与社会相适应的产物。星云大师强调,佛经上说“法无定法”,“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吾人生活在世间,必须跟着社会的脉搏一起跳动,在思想上有所更新,在行为上与时俱进。”佛教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当前,藏传佛教界也在努力探索促进自身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通过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人才建设等途径推动相适应进程。台湾佛教的发展模式无疑对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特别是台湾佛教的思想理论、传教方式、组织方式、修行方式、服务方式等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几点建议

针对台湾佛教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带给藏传佛教界的思考等,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藏传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的交往

通过参访、弘法交流、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创造条件和机会,加强藏传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的交往和交流,使双方增进相互了解,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适当组织藏传佛教寺庙民主管理委员会等管理层年轻的中坚力量到台湾参访,了解和借鉴台湾佛教的组织管理、弘法学修等方式,提高自身管理等水平。同时,以佛教为媒介,增进两岸互信,增强民族认同,在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作用。

2.适当组织大陆藏传佛教界到台湾弘法

目前,藏传佛教在台湾的弘法势头很猛,“四大丛林”内均有藏传佛教的弘法活动,同时藏传佛教的弘法中心等几乎遍及台湾各地。但这些弘法僧众或组织,绝大多数来自印度等国,他们的立场、观点和主张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境外分裂势力的色彩。台湾有关人士也指出,“我们不去占领阵地,别人就会去占领”,建议大陆藏传佛教界来台弘法。因此,有必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选择地开展大陆藏传佛教界赴台弘法活动,争夺阵地,争取人心,在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作用。

3.加强大陆藏学界与台湾佛教界和学术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发挥 牵头协调全国藏学研究的作用,以藏研中心为龙头,协调整合大陆藏学界的有机力量,适时适当加强大陆藏学界与台湾佛教界、学术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合作研究、短期讲学、学者互访、资料互换以及共同举办专题研讨会、书展等形式,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划系统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使台湾佛教界、学术界正面了解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藏传佛教的历史与现实、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以点带面,推动两岸共识,为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服务。

[1] 参访团一行10人,在郑堆副总干事的率领下,于2014年9月2日至8日出访台湾,走访了佛光山、法鼓山、中台禅寺、佛光大学、佛光山南华大学等处,对台湾佛教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本文为此次的调研报告。

(作者:郑堆、李德成    摘自:《中国藏学》2015年第1期)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