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18luck新利app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18luck新利appios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国内藏学
>
研究机构
>
四川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
藏学学院前身藏学系始建于1951年,2003年4月正式成立藏学学院,至今已走过了六十四个春秋。藏学学院是以藏语言文学为学科基础核心,藏学各领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并重的学院,是培养藏区优秀人才的摇篮。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西南民族学院1951年创立伊始,为了服务于解放西藏、稳定云南边疆和经营四川藏彝族地区,即在校内建立了“民族研究室”,专门从事对西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著名民族学家李安宅、吴泽霖、任乃强等均在此从事过教学科研工作,并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和厚重的学术积淀。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为深入开展对青藏高原地区民族宗教信仰与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民族社会管理与法制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索青藏高原牧区经济社会文化创新发展路径,2013年10月,四川省社科联、省教育厅批准,我校“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成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致力于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农牧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研究及科技应用推广方面的工作,努力建设成为一个面向国内外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开放性科研平台,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的重要咨询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
2006年10月14日中国西南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我校为了抢救西部民族语言及濒危少数民族语言而共同组建的,以抢救民族语言特别是濒危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为目的,记录保护和保存好以各民族语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通过汇集历史资源、开展田野调查等方式,建立一个包含影像和文本录音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等内容,能容纳上千个语言或方言点的大型语言词汇语音资源数据库。目前已经完成《彝语六大方言语音库》、《彝语声学参数数据库》、《羌语语音资源库》、《花瑶语音资源库》、《藏语尔苏语音数据库》、《藏语嘉绒语音数据库》的研究与建设。
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
我校是地处祖国大西南的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是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缩影,有来自56个民族的师生三万余名。1952年9月,我校民族博物馆在学校建校次年正式设立,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博物馆之一。长期以来,学校充分挖掘民族博物馆育人资源、发挥民族博物馆育人功能,努力把民族博物馆建成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展示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重要窗口、打造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不断营造和谐育人氛围,促进高校文化育人效能提升,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研发中心
1994年学校成立了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研究所,2002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10年成立了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研发中心。中心先后3次获国家财政部专项建设经费的支持,共计1080万。中心成立以来,开设了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和本科专业,实验室在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领域(彝、藏、傣、纳西)的研究成果突出,一直是我校的特色研究方向。
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
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学校民族文化艺术实践创新研发基地五个中心之一。中心使用面积3000余平方米,馆藏有藏、彝、纳西、傣、水、柯尔克孜、白、侗、羌等二十多种少数民族的各种版本文献50000余(函)册,是迄今为止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收藏最全的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已成为独具民族建筑特色和现代高新技术支撑的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是在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高校“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基础上,于1999年通过对原四川大学“西藏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重新改组而新建的重点科研机构。该所充分发挥了四川大学地处西南、长年注重藏族聚居区考察与研究的学术特长及传统,继承了我校前辈学者的学术研究积淀,开拓了新的藏族聚居区研究领域,在全国藏族地区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的前身,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指示,经原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和高教部批准,于1964年成立的四川大学印度研究室,主任为原四川大学校长温建平同志。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000年始,四川大学与西部若干高校合作开展西部开发研究,牵头组建了有中国西部主要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西根大学等12个国外机构参加的“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2010年12月我院进行内设机构调整,院党委决定整合院康藏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等部门从事民族和宗教研究的科研力量,成立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2016年在国家商标总局获得“天府智库”商标注册证,2017年入选首批省级新型智库建设单位,是集科研、教育、编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
康藏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1994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本专业研究机构。2001年6月12日,为了加强对四川藏区的研究,根据省委要求,“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在我院正式成立。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是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对我省康藏地区发展稳定问题研究精神成立的专业研究机构,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康藏地区(四川藏区)为对象的专门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有关康巴藏区兼涉其它藏区历史、文化、发展和稳定的理论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和我省藏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转化、规划等应用性研究。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是省内唯一专门从事民族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始建于1964年,至今已经走过45个春秋。45年,成长、成熟一代人的时间,她经历了初创、撤销、恢复、发展的风雨历程,研究人员不断新老交替,更加专业化,富有朝气。全所现有在职人员20人,其中科研人员15人。职称结构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4人、副译审4人、助理研究员3人、实习研究员1人。学历结构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人,本科5人,本科以下5人。离退休人员20人。全所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目前,研究所设有民族学与民族史研究室、藏学研究室、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室、民族经济研究室、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中心、四川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另外,“四川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在所内。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是四川师范大学重点教学单位之一。历史学是我校建校时就成立的五个系科之一,前身为私立川北大学哲史系和私立川北文学院历史系。1952年院系调整,建立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
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民族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情歌的故乡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镇,由原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改建而成。学校环境优美,年平均气温18℃,气候宜人,是省级“园林式校园”。
阿坝师范学院
学校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阿坝师范专科学校,2015年4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阿坝师范学院,属四川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