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18luck新利app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18luck新利appios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国内藏学
>
研究机构
>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的前身是1951年创建的中央民族学院藏语文教研室,与当时筹建中的中央民族学院相伴而生。1993年建立藏学系,2000年藏学系和藏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了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1956年建系,其前身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是本校建立最早的院系之一,2008年7月更名学院。学院下设有民族史教研室、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和民族史研究所、满学研究所。学院建有教育部“985工程”二期“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中心”,承担“211工程”三期“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与宗教重点项目”,本科历史学专业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平研究院等单位从事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史和民族语言等方面研究的权威学者,大多集中到了中央民族学院,建立了研究部。研究部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学教学与研究中心,也是当时中国顶尖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最集中的地方,如翁独健、潘光旦、吴文藻、闻宥、翦伯赞、杨成志、费孝通、林耀华、冯家升、傅乐焕、汪明瑀、王钟翰、陈永龄、宋蜀华等都在研究部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中国边疆研究所(原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开放性研究机构,先后由翁独健(已故)、吕一燃、马大正、厉声任主任。主要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研改革开放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优秀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组织和协调本单位及全国边疆史地领域的学术研究;为本学科的学术繁荣,为维护国家统一,为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宗教学术研究专门机构。它的宗旨是: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积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关的学术成果,对宗教学基础理论和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本土各种宗教的教义、经典、历史、现状以及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研究,以增进对人类观念形态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加强对世界面貌和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为国家现代化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是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的民族问题专业研究机构。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7年归属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
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现有在编科研人员5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2人。50岁以上2人,40-50岁3人。获得博士学位的3人,获得硕士学位2人,硕士生导师2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在职人员 4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员33人,分属于14个民族成份;高级专业人员19人,中级专业人员18人。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28日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教育研究目的且本硕连读的教育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文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清华大学的总体发展中,提出了加快发展文科的指导思想。人文学院努力从清华大学在国家的地位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适应新世纪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和人文学术的要求;遵循“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打好基础,突出应用,注重交叉,形成特色;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学科建设。
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
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Sanskrit Manuscripts & Buddhist Literature, Peking Universit)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季羡林先生所开创的梵语、巴利语专业为依托,由南亚学系段晴教授担任研究所主任,成员有:王邦维、萨尔吉、叶少勇、范晶晶。
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是新时期国内最早成立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实体国学院。国学院成立伊始,中国人民大学就高举“大国学”旗帜。“大国学”就是完整的中国国学,是一个能够体现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特有的文化体系的学问。中国的国学不仅是关于中原文明、汉族和汉族文化的研究,而且是中国多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国学不仅包括传统汉学研究的内容,而且还要包括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和宗教文化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黑龙江省大庆富裕正洁寺共同发起创办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心秉持创新、包容、传承、建设的理念,整合学术界、宗教界与实业界资源,开展佛学与宗教学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建设具有重要学术与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平台,为全球佛教学术发展与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是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青藏高原所紧密围绕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新时期办院方针,率先开展“四类机构”改革,全面实施“一三五”规划,促进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深入推动“国际化、高水平、重服务”研究所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展,为实现青藏高原所创新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化一流科研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由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倡议,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于1987年9月1日在北京西黄寺创立,以专门培养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高级人才,是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十世班禅大师亲任第一任院长,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先生为高级顾问。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创立,标志着藏传佛教高级人才培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此掀开了藏传佛教现代化教育的历史新篇章。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光辉和伟大,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藏传佛教工作的重视与关怀。
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是中国共产党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最高学府,是党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和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
故宫藏传佛教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近20年的学术积累,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自2005年始,故宫博物院已经与国内外多家相关研究机构达成了合作协议,参与到野外调查、研究整理和国际学术会议筹办等工作中,为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for Tibetan Buddhist Heritage,缩写:RCTBH)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