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18luck新利app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18luck新利appios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国内藏学
>
研究机构
>
甘肃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和甘肃省军管会在西北重镇兰州开办了藏族群众问题研究班,主要任务是为西北藏族地区培训行政干部。随着形势的发展,同年11月,该班扩建为藏民学校。1950年1月,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简称“革大三部”)。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筹建、1980年正式成立的历史系,2004年6月更为现名。1980年设立历史学本科专业,并于次年9月正式招生;2007年增设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并于次年9月开始招生;2011年增设文物保护技术本科专业,并于次年9月开始招生。现已为我国民族地区培养了4000多名合格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研究院)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西北民族研究所。在西北民族研究所学科建设的基础上,1998年10月创建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2001年7月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之际,费孝通教授亲临研讨班,为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揭牌,成为系所合一建制。2004年随着学校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建立了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2008年7月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原西北民族研究所更名为西北民族研究院挂靠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
1998年西北民族学院和甘肃省经贸委联合成立“西北民族信息技术研究所”,2001年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成立伊始,无场地、无设备、无经费。而今信息院拥有3000平米场地,3000万元设备;有了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有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
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
位居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首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叙述了格萨尔一生的英雄业绩,展现了波澜壮阔的藏族古代部落战争场面,还融会了古代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等民族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它在产生、流传、演变、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知识汇总、生活教育、陶冶情操、传播信仰、精神寄托、文艺娱乐等作用。
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
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主要职责是研究和整理出版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献和艺术品,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藏文典籍全文数字化研究所
2012年12月21日,经校党委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藏文典籍全文数字化研究所。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心成立于2014年11月,是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主要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创新研究、民族文化繁荣与团结稳定研究、民族宗教问题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等为研究方向,着力为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
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是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于2010年11月,现任基地主任是西北民族大学马明良教授。
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
西北民族文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直属于学校、与院系平行的实体性科研机构,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坚持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服务民族,以科学研究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藏缅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各民族文学研究为重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特色研究为动力,发挥团队优势,从文学、民俗学、民族文化等多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将“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建成西北地区具有示范效应的研究中心。下设“藏缅语族文学研究”、“蒙古语族文学研究”和“突厥语族文学研究”三个二级方向。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源起于1934年甘肃学院文史系,前身为1946年成立的兰州大学历史学系,著名国学大师顾颉刚教授任首届系主任,著名史学家张舜徽、史念海、杨向奎、王树民等教授在系内执教,此后赵俪生、张孟伦、李天祜、汤季芳等著名教授又相继执教于历史学系。前辈学者的不断努力奠定了兰州大学历史学系在全国综合性重点高校中的地位,同时也开创了“辛勤耕耘,严谨求实”的系风。2004年,历史学系改建为历史文化学院。2015年12月,与民族学研究院合并,组建新的历史文化学院。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是2000年批准成立的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现任中心主任赵利生教授。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创建于1979年,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之后,在1999年成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设敦煌文献研究室、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室、宗教学研究室、佛教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兰州大学资料中心和《敦煌学辑刊》编辑部等机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敦煌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料信息的中心。敦煌学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21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7人,讲师编辑3人。兼职研究人员8人。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是省内成立最早的、以民族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于1962年正式定名为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时为地级建制,编制60余人。
甘肃省藏学研究所
198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甘肃省拉卜楞寺藏书研究所”。建所初期,临时在拉卜楞寺办公。1985年底调集首批业务人员。1990年,研究所正式建在拉卜楞镇雅鸽塘,并更名为“甘肃省藏学研究所”,属国家事业单位,隶属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是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管理的地厅级综合性研究型事业单位。办院方针为“保护、研究、弘扬”。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1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内地通往藏族聚居区的门户——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藏学院
2014年11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成立藏学院。旨在加强学校科研机构、科研基地、科研平台建设,促进学校藏语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藏语教学与科研方面队伍整合、统筹力量、资源共享、协调发展。藏学院隶属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专门从事藏语教学与研究的二级学院,受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一体化管理。
1
2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