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18luck新利app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18luck新利appios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学术专题
>
中国藏学研究70年
>
研究篇
中国藏学研究的历史分期问题
藏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优秀成员之一。藏民族现在主要聚居于国内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五省区,此外还有少数侨居于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国或地区。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在同各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藏族文化。藏族地区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文化,为中国藏学研究提供了广阔天地。藏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世界文化领域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
中国藏学研究对西藏发展的独特贡献
中国藏学兼具学术文化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中国藏学工作者承担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西藏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服务,以及弘扬藏族文化、繁荣祖国藏学事业的使命。
答客问治明清两代西藏史经验
今春中央民族大学苏发祥教授等莅临寒舍,要求我谈一谈治史的经历和经验,而且最好集中在研究明代和清代西藏历史方面,词意恳切,很难推辞。未料到后来杂事丛集,执笔时间不多,为了快些交卷,就由我边忆边说,请 历史所邱熠华、梁俊艳同志记录。她们主动地增添了小注,我再整理成篇。又请历史所张云研究员、《中国藏学》黄维忠编审二同志审阅,他们都提出很好的应该补正的地方,我都遵办了。下面就从我研究明代和清代西藏历史的情况开始。
近十年来我国汉藏语比较研究的特点及意义
“汉藏语”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一是“汉藏语系”的简称,二是泛指汉藏语系范围内的语言,第三是专指汉语和藏语。本文中的“汉藏语”多数情况下是指汉语和藏语,而在部分的研究成果中涉及汉藏语系内的语言。汉语和藏语是汉藏语系中最重要的两种语言。
台湾佛教发展现状及带给藏传佛教的思考[1]
佛教在台湾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台湾内政部2013年10月提供的数字,截止2012年底,台湾约有佛教活动场所3300多座,其中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慈济会所属寺院或传法组织最多,影响最大,号称“四大丛林”。台湾约有僧尼2至3万人。台湾现有人口2300多万,而佛教活动场所就有3300多座,可见其规模和影响之大。
中国现代藏学的确立与发展——写在西藏社会科学院成立30周年之际
中国藏学源远流长,但真正现代意义上藏学学科的诞生却并不久远,那基本上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了。但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现代藏学的兴起和发展是世界藏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以匈牙利学者乔玛开创的现代藏学在国外诞生已逾百年。如果说这段时间藏学研究的中心在西方的话,那么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世界藏学研究的中心则悄然发生了改变——逐步向藏学的故乡转移。出现如此变动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现代藏学研究力量的注入。在现当代中国,藏学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由西方主导到中国为主、由学术研究到学科建设的伟大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由新中国专门藏学研究机构和藏学专刊的出现起步。
动荡中的学术之链——西藏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述略(1949—1999)
在1956年3月的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4月,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民委)制定出此项任务的初步规划,即《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各民族社会历史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初步规划》(以下简称《初步规划》);并着手前期的准备工作:组织调查工作队伍,拟定调查提纲。7月,人大民委主任刘格平、副主任谢扶民就该初步规划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
百年“格萨尔学”的发展历程
2009 年,“《格萨(斯)尔》史诗传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文化价值与艺术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新时代中国藏学人的光荣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中国藏学人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更好地履行“两个服务”的责任,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谈我国宗教的中国化——兼谈藏传佛教的中国化方向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做好我国宗教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西藏史前考古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雄踞于世界之颠,更以其独特的人文传统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无论人们怀着何种心态和眼光来观察和感知这片神秘的雪域高原,她所展示出的无限风光,都远远不及其背后所隐藏的远古历史之谜那样充满魅力。人们是从何时开始踏上这片高原?又是如何在至今仍被不少人视为“生命禁区”的高海拔地区生存下来?
习近平新时代西藏工作思想探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围绕促进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针对西藏工作的主要方面作出了批示、指示,并非常注重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沟通交流。在这些讲话、批示、指示、回信及交流中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西藏各族人民的特殊感情,同时也不断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西藏工作思想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西藏工作思想是一个开放性的思想体系,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西藏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将会得到不断彰显。
西藏:60年沧桑巨变
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着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那就是面向未来不断的变迁。犹如不尽的黄河之水,滚滚向东流,永不停息。然而,一个区域社会短短一个甲子的时间,实现了社会形态千年跨越却为数不多,西藏自治区自1959年民主改革至今60年的沧桑巨变令人叹为观止。历史长河静观时往往风平浪静,只有蓦然回首,才能体会到它的波澜壮阔。
21世纪西藏藏学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本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西藏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地位,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西藏社会科学院的工作现状,对我区藏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初步思考。
中国现代藏学的历程与展望
西方人最早提出把对藏族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藏学”,把匈牙利学者乔玛推崇为藏学的鼻祖。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论是从藏族文化内部的不断累积、总结和研究发展方面看,还是从祖国内地不断有学者对藏族和藏族历史文化加以探究和著述方面看,都应当说,青藏高原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藏学的故乡,中国的藏学研究源远流长。
中国藏学四十年的发展与若干问题思考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西藏封建农奴制寿终正寝,经过民主改革,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4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藏学研究事业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一样,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蓬勃发展,在继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藏学的春天——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藏学的回顾与展望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吉祥之年,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开展纪念活动。8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一理论和思想的指引下,整个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同中国其他各项事业一样,中国藏学也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阶段。
传承文化落地生根,服务社会深学笃用—— 科研30周年
1986年5月20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 在北京成立。 是国家根据涉藏工作的特殊任务和藏族文化的实际状况成立起来的学术机构,是以我国西藏及其他藏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学术机构,以西藏及其他藏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语言等为研究对象,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为己任,职责是“两个服务”,即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服务,为西藏和四省藏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的成立是藏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深入推进党和国家涉藏工作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藏学研究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藏学研究为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势力,承担起了更加重大的责任。
汉晋时期藏西“高原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历史意义
所谓“丝绸之路”,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代汉代中原王朝与西域、中亚和南亚等地的交通路线,因其以丝绸的贸易最为著名,故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这个概念被拓展为中国与外国古代交通往来的一个代名词,无论是在时间、空间上都有很大的扩展,逐渐被赋予具有“中外交通网络”意义的一个新概念。
中印边界锡金段的历史由来与法律依据——兼议印度非法越界行为的国际法律责任
2017年6月中旬,印度边防军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并与我军在我国领土内进行长时间的军事对峙。[1]为了论证其越界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印军向印度媒体散发消息,污蔑“中国军队越界在印度领土上施工”。这引发了中印两国就印军越界事件的激烈外交论战。
1
2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map